中读

两种“俯瞰”

作者:唐克扬

2019-04-03·阅读时长9分钟

124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4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纽约俯瞰平面图(弗雷德里克·圣·弗洛里安 绘)

现在恐怕是“建筑图”的最后黄金时节。计算机制图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很快,就会全面超过人类所能达到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了,电脑的绘图和“自动”设计搅和在一起,愈发令人莫名倾倒。

明显的现象,就是今天的很多建筑学生已不会用手画图了,而且不知比例尺,这与过去的空间设计能力的教育养成方式相去甚远。我曾去过四川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在其中你可以想象当年不多的几位研究者,是如何用简单的作图工具勾勒出中国建筑史乃至中国建筑学科的大概样貌的,一切,都神奇地浮现在一张与人手和身体有着亲密关系的图板上。这过程具有某种神圣感和唯一性,今天,它们正在为看不见的“运算能力”所代替。

“画”(picture)和“图”(drawing)曾经是不大一样的。前者俘获你的眼睛,后者却显示出心智的力量。漂亮的照片毕竟只是后事,一丝不苟的传统建筑制图者令人敬畏,如果不是凑近了看到图中的微小瑕疵,很难想象这些细密的线条完全是用手绘制的。有时候,除了尺子之外制图者也借助一些小工具来完善图纸,比如能够画出特定形状的制图模板,或者凸显了线条或是平涂质感的粘贴材质。在那个年代里这些小配件价格不菲,而且本身也像工艺品一般,需要使用者的无限耐心。

也许正因为这样,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里,这种煞费苦心的“图”的特殊意义才值得多加回味。有些建筑图本身就是悦目的,但是它们并不仅仅可“看”,它们也是说理的精确图解(diagram)。“平面图”(plan)的另外一个意思,正是“计划”和“规划”。

“人”在何处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会认出来,面前这张着色的平面图,画的正是纽约市:尖尖宛如手指般伸入海洋的是曼哈顿岛,最上面的一条细水道切断了它和三角形大陆的联系。两条河流,哈德逊河和东河夹持着曼哈顿的东西,右边如同肥大舌头形状的是长岛,隔着大河的另一端人们看得见新泽西州。“平面图”也是一张去除了几乎一切多余信息的“地图”,富有色彩构成的意味,也可以作为卧室墙壁上的装饰画。

唯一使人费解的,是附加在平面图上的三枚“曲别针”一样的物件,这三枚不同颜色的“曲别针”不是简单两曲,而是多重的回旋,一端连接于地图上的同色圆点,它们显然是立体的,在地图的上方彼此交叉,赋予了后者原本不具备的三维含义,也让先前显得平板简单的地图莫测高深了。在建筑师自己解释之前,很少有人能猜到他画的是什么。

文章作者

唐克扬

发表文章3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94人

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讲述东北

双雪涛 班宇 郑执 贾行家 耿军

715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