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19-05-16·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356个字,产生6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拍摄现场:英达、林丛、王小京、文兴宇、葛优
摄影/王小京
“我家”和“家迷”
1993年的夏末,北京某局二把手傅明同志正式退休。从工作岗位上走下来的他,仍旧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一脸严肃地嘬着烟嘴儿,这一刻他回归家庭,回到他熟悉的杨柳北里18号202,回到这个三代同堂的贾家,由此,一出关于“家”的好戏正式上演了。
编剧英壮说,老爷子这一退,就掉进了万丈深渊。就像第六集《亲家母到俺家》里的台词,为了保证一线的同志,老傅不得不放弃了单位的福利,成为社会上众多的离退休老人中的一分子。当然“深渊”也是相对的,对于一个看中荣誉的副局长来说,“卸甲”只是他职业生涯的完结,等待着他的,将会是无尽且繁复的家庭事务。
老傅原来姓贾,叫贾敬贤,抗战时期为了保证安全更换了姓名。这个出处来自《我爱我家》的文学师梁左,他的父亲梁达也在革命期间改名为范荣康,之后一直沿用这个名字。根据片中的美术师戴延年回忆,“文学师”这个称号是导演英达起的,他想让这个剧“处处不同,耳目一新”,于是尽可能地尝新。
老傅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这也与梁左一家高度重合,正巧二弟梁天在片中演的也是二弟,这一家子的戏就自然好写了。志国、志新,与梁左、梁天的故事有点重合,哥哥是大学生,弟弟17岁时去坦克兵师当了炮长,后因笔试成绩不合格,移到了炊事班,复员后,他的“大学课程”完全是在社会念的。和贾家一样,梁家也有个小妹,在梁欢参与编剧之前,她考入北大中文系,授课老师一开学就敲着黑板说道:我们这儿之前出了个毕业生,叫梁什么来着?不务正业写相声,居然写得还挺好。梁欢心说,那是我哥。
志国的老婆,老傅的儿媳妇,名叫和平,她垂帘听政,实则是贾家掌握实权的主心骨,也是维系全家关系的核心人物。孙女圆圆是老傅的掌上明珠,她和家里的小保姆同居一室,关于未来,这个女孩脑子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想法。
这一家的住址是根据北京西便门国务院宿舍所创作出来的杨柳北里,摄像指导王小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西城区才选定了这片“高干住宅”,那是他最熟悉的一片区域,小区外是充满市井气息的街道。这片区域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上世纪90年代的风貌,苏式公寓建筑成为后来“家迷”们合影的圣地。
“家迷”是《我爱我家》粉丝的统称,年龄从“60后”“70后”一直蔓延到后面的两代独生子女。他们如同“红学”一样冒出文本派、考据派和索隐派,例如X博士所撰写的《〈我爱我家〉史前史:1911年至1992年的国家与“贾家”》就属于典型的考据派;“历史进程中的《我爱我家》”“《我爱我家》简史”等偏索隐。而更多的人则是原文的爱好者,他们日常的言语中夹杂着大量的《我爱我家》台词,甚至成立了“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用《我爱我家》的思维,套用于自己的生活。
距开播完结的25年来,吸引着这些“家迷”的,自然是这剧中的幽默。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2323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