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19-05-16·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0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英壮(于楚众 摄)
一家三代怎么设定的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进组的经历是怎样的?剧中人物是怎么出来的?
英壮:我是相对靠后参与进来的,最早知道要拍这个戏的人就英达、王朔、宋丹丹三位,我是第四个参与进来的。那时候老进来听我们聊这个剧的,还有一位老先生,就是英若诚。后来英老一插话,我们就请英老出去歇会儿。当时英老已经从文化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来了,有几年了。
我记得我最早听英达提到这个剧,是在《海马歌舞厅》的拍摄现场,他带我去剧组走了一圈,印象中刘斌、马未都、王朔、梁天都在,英达见人就说“这是我弟”,人家一看我,嚯,小伙子这么呆,学物理的吧!我当时就给人这么一印象。
我一开始是以编剧身份进来的。当时我跟英达说,我写不了这剧,太大了。英达说没事,还有王朔呢,“你就跟他一块写”。刚要动笔,我们就找不着王朔了。怎么回事呢?当时电视上热播的这些剧、市面上流行的小说,都是他写的,他那会儿应该是躲到外地去了,据说是“隐居”了一阵儿,当时压力太大了,得缓缓。
听说我们家东北一亲戚愿意给这剧投钱,我就写了一阵儿,发现这人物有点儿不对啊。《我爱我家》最早的人物是这样的,和平叫贾和平,是老傅的女儿,杨立新演的志国是他们家倒插门的女婿,这女婿还是一南方人,上海、江苏一带的。当时他也不叫志国,叫吴运堂,我们当时是专门设计过这个名字的,运堂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南方,又特别正经,但是他偏偏姓吴,所以给人一种时运不济的感觉,也是为了喜剧效果。
我当时就是把握不好这吴运堂,可能是我水平有限,确实对南方人物有点距离感。
在这之前,有两个演员是已经确立了的,一个是梁天演的贾志新,一个是宋丹丹演的贾和平,后来梁左进组我们开了一个会,大伙决定把“志国”和贾和平两个人对调一下。这么一来感觉就顺了:贾家有三个孩子,俩儿子一闺女,和梁左家一模一样的,梁左当时在家里是老大,老二就是梁天,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吊儿郎当”的弟弟。哥俩定了,就差一个名字了,“贾”和“志”都有了,我就贡献了一个“国”字,在那个年代,志国也是个挺普遍的名字。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2323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