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5-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29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长春宫西北墙上的壁画“潇湘幽情”
文/商伟
在杨芃棫的笔下,长春宫斑斓绚丽,而又如梦似幻。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自1791年《红楼梦》活字版刊行之后,以它为题材的各类绘画作品也开始流行起来。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组《红楼梦》壁画,不见于别处,就出现在紫禁城内的长春宫!上面这首诗写了杨芃棫在宫中观看壁画的印象与感慨:他倚靠在长春宫的雕栏之上、盘桓于复道回廊之中,四周壁画上的“《红楼梦》里人”令他伫足凝视,若有所思。他们来自另一个世界,但却近在眼前,如此逼真传神,而又虚幻如梦,若不可及。此情此景,仿佛再一次见证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奇迹。
长春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时期后宫嫔妃的私密居所。她们当中的显赫者,首推慈禧太后(1835~1908)。她在同治年间(1862~1875)便已寝居于此,直到光绪十年(1884)移至储秀宫。
长春宫采用黄琉璃瓦歇山顶式建筑风格,正殿阔面五间。东有配殿曰绥寿殿,西有配殿称承禧殿。坐北朝南的主殿寝室,面对着体元殿后抱厦的一座室外戏台,中间是宽敞的庭院。院内游廊环绕,与各殿相连。院子的四角各有转角廊,而廊内左右的墙壁上,赫然在目的,正是18幅与墙齐高、宽度各异的《红楼梦》巨幅壁画!
通常的看法是,这一组壁画与慈禧有关。她是《红楼梦》的忠实读者和铁杆儿粉丝,曾从民间取来《红楼梦》的图画,令臣属题诗为戏,还每每以贾母自居。不少学者认为这一组《红楼梦》壁画绘制于1884年。那一年正值慈禧五十大寿,在长春宫的室外戏台上,以及宁寿宫和慈宁宫的室内剧场中,举办了马拉松式的戏曲表演,从十月初五日开始,陆续演到了二十日。而壁画也是寿庆的内容之一,画面上因此往往可见祝寿的题词。戏台上的表演与墙上的壁画相互配合,一方面把长春宫打造成了一个表演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将大观园的图绘风景尽收眼底,如同是戏台的延伸布景,永久性地上演《红楼梦》的经典场景。这样算起来,这组壁画至今已有135年的历史了。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