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3.1 普鲁斯特 | 法语文学的一座巅峰

作者:余中先

2019-06-03·阅读时长10分钟

57903人看过
余中先老师是著名的法语文学研究者,翻译家,他翻译过诸如普鲁斯特、昆德拉、萨冈、雨果、克洛岱尔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法语经典文学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法语文学专家。在本讲中,余老师将为我们介绍法语文学的一座巅峰——普鲁斯特。

3.1 法语文学的一座巅峰

19.3MB
00:0021:03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余中先,欢迎和我一起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讲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以及他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

流派之外的普鲁斯特

首先可以说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一个代名词。说到欧洲各国的文学,几乎都是一个国家有一个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意大利有但丁,英国有莎士比亚,德国是歌德,西班牙就是塞万提斯了。好像唯独俄罗斯和法国,没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俄罗斯从普希金这位“文学之父”诞生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像果戈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有响当当的名气。而法国一流的作家就更多了:16世纪有写过《巨人传》的拉伯雷,17世纪,则有写过很多戏剧的莫里哀;18世纪当属伏尔泰,他写过哲理小说,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19世纪的雨果更是什么都写,代表作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马塞尔·普鲁斯特(图片来自Wikipedia)

而在20世纪,应该首推的人恐怕就是这位马塞尔·普鲁斯特了。到了20世纪,整个西方文学,比较强调现代主义的倾向。而主要的语种有英语、德语、法语,这些语言的现代主义文学代表,有英语文学中的詹姆斯·乔伊斯,德语文学中的卡夫卡,法语文学中的就是这位普鲁斯特。

因此,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语文学中一位相当著名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说是文学上的一座高峰。不过在法国,普鲁斯特好像又是无法被归类的。所谓归类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知道从19世纪到20世纪,法国的文学史经历了很多文学运动(也可称作流派),其中的代表人物也有很多。从浪漫主义算起,可以提到雨果、拉马丁;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又可以提到巴尔扎克、福楼拜;现实主义后又有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马拉美、兰波;然后又是自然主义,有我们所熟悉的左拉、莫泊桑等人;从自然主义过渡到超现实主义,也就是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等;再后来,没有所谓主义的概念了,但是在小说、戏剧领域还是存在种种所谓流派,比如小说领域中的“新小说”,代表人物如罗布-格里耶、西蒙等人,戏剧领域则有“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有贝克特、尤奈斯库等。

但是普鲁斯特不属于这些流派里的任何一个,应该说他是唯一的、独特的。记得在我读大学期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我读到了法国的报刊杂志,看到里面有一个读者问卷调查,问“谁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当然提名有很多,有八九个候选人。不过在答案中最多被提及的,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是一位伟大的法国作家,之所以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写过一些很著名的文学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只要提出其中的一部就够了,这一部就是他在中年以后集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写成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追寻逝去的时光》。

为什么说只介绍这一部就够了?道理有很多,我会慢慢跟大家讲。

“自愿的囚禁者”

再来讲普鲁斯特的写作,他之所以成为一个作家,与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普鲁斯特诞生于1871年,正好是法国经历社会动荡的时候,“第二帝国”在那一年垮台,因为“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率领的法军被普鲁士军队打败,而在那一年又有“巴黎公社”的起义动荡,接着“第三共和国”成立。

普鲁斯特于1922年去世,活了五十一二岁,在这段并不太长的生命中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最要命的是,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患有哮喘,而且一直治不好,从青年开始到中年不断发作,发作的时候痛苦至极。不过好在他年轻时没有因为这个病而断绝了与社会的交往,他还是频繁出入巴黎的上流社会,比如各种沙龙,各种文艺展览,还有作家圈里的活动。

普鲁斯特曾经服过兵役,也上过大学,在图书馆有一份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当时的普鲁斯特很喜欢社交,常常光顾巴黎名贵的家族沙龙,还有文化界著名的沙龙,可以说他是上流社会当中一位很时髦的青年。而这些活动和经历为他日后写的很多小说,尤其是《追忆似水年华》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普鲁斯特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创作了。他最初创作的作品是一部随笔散文小集《欢乐与时日》。

《欢乐与时日》(图片来自library.harvard.edu)

另外还有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体量上应该算是中篇或者比短篇长一点,名为《让·桑德伊》。另外要提到的就是他的一部文学论著《驳圣伯夫》。圣伯夫是19世纪雨果时代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普鲁斯特对圣伯夫关于小说美学、文学艺术、文学批评的观点有很多看法,他不同意圣伯夫的观点,圣伯夫不喜欢的作家他喜欢,而圣伯夫喜欢的作家他往往不喜欢。在这部集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他文学艺术的观点。1903年,在普鲁斯特三十一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过了两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三十多岁的普鲁斯特当然家里还是很富有的,有专门的人照顾他,但是他的哮喘病也加重了,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他的感觉器官变得十分敏感,甚至是要命的敏感,比如说他特别怕声响,特别怕光亮。而一个怕光的人,白天是不能走出家门的,所以他只适合在晚上外出活动,而晚上外出时,他要先雇好马车,穿戴严实后,一出门就进马车,放下马车窗的小帘子。忍不住的时候,再偷偷掀开这个帘子往大街上瞧一眼,下了马车就迅速进入室内……对太阳的自然光非常敏感。

另外对于味道他也特别敏感,这以后我们会讲到,比如他小说里的人物往往是通过特别灵敏的嗅觉而产生种种刺激回忆等;对于声响他也非常敏感,比如有人敲打发出声响,楼上楼下叮铃咚隆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他的情绪,甚至会刺激他犯病。

普鲁斯特故居(图片来自Wikipedia)

我在巴黎留学的时候也曾经参观过普鲁斯特的家,在1900年以后(1907年-1919年),他搬到巴黎的一条大街上,普鲁斯特的这个家位于市中心。房间非常小,十一二平方米左右,四周墙壁上都镶上了软木,就是红酒塞子的那种软木,特别能吸音,因此室内一点脚步声都听不见。而那时他屋里的窗帘也拉得死死的,白天黑夜都是如此,大家可以想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普鲁斯特根据年轻时代所积累的社会生活的素材,慢慢地写出了他的那部巨著:他经年累月把自己关闭在阴暗无光的室内,这个室内的地上是毯子,墙上是软木,又挂了很多挂毯,是一个非常吸音的小房间。在“暗无天日的蜗居”里,普鲁斯特竟然写出了这么厉害的一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

提及普鲁斯特的写作状态,曾经有一位法国作家是这样描述的:

作家把自己关在一个墙上镶贴着软木板的房间里,往学生练习簿上狂热地写下一行行文字,有时候他会在深夜里出门,请他的朋友们吃排场阔绰的夜宵,而他自己则几乎难得尝上一口。这个自愿的囚禁者,他靠什么活着呢,他靠什么补养自己?靠文字、靠词儿,我们说词语,靠写出来的文字的盛宴,那文字的盛宴是永远也不会枯竭的,他的生命充满了滋味,这样一种生活的美满就可以让他自我满足了。”

也就是说普鲁斯特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写出那本书。而生活的一切,美食也好,其他方面也好,对他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享受过了,而这些美食、种种舒适的上流社会生活,只能化为他灵魂当中的词语,来体现他所理解的生活,逝去的岁月里的种种碎片成为他的素材,被写进那部书里。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图片来自penguin.co.uk)

在普鲁斯特生命的后期,也就是从1908到1909年开始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直到1922年他去世时基本完成书稿,前后经历了约15年的时间。这期间普鲁斯特不断进行修订校改,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进行修改,还为出版这本书而不遗余力地跟出版商打交道、跟朋友打交道,请人写评语、请人推荐,找了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纪德、柯克托等,这些人都在书的出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说到普鲁斯特的生活,尤其是他中年以后的生活,没有别的内容可讲,只有创作本身,也就是普鲁斯特如何写出这部《追忆似水年华》?

“逃亡”的《追忆似水年华》

总的来说《追忆似水年华》前后写了15年,一共有七大卷,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便已出版;第二卷“在如花少女的身边”,或者译为“在少女的花影底下”,于1919年出版,那时大战已过;第三卷“盖尔芒特家那边”,于1920至1921年间出版;第四卷“索多姆和戈摩尔”于1921到1922年出版,那是他生命中最后的阶段。

普鲁斯特生前出版的只有上述四卷,另外三卷也就是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分别名文为“女囚”,“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最后一卷为“过去时光的重现”,或译为“找回的时光”,于1927年出版。

《追忆逝水年华》手稿(图片来自Wikipedia)

而在普鲁斯特生前出版的四卷,其出版情况也非常坎坷。那是在1912年,普鲁斯特把已经写成的一千多页的手稿,交给当时一个叫法斯凯尔的出版商,因为他听说法斯凯尔是他认识的某个人的朋友,他也许会很欣赏。普鲁斯特给他看了“在斯万家那边”,也就是整个作品的第一部,还有最后一部的部分章节,但是法斯凯尔一开始很不热心。(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普鲁斯特创作的顺序,实际上并不是先写第一部,再写第二部,再写三四五六,而是开始写第七部的一些章节,然后再回过头来写第一部的。)

普鲁斯特的作品没有获得法斯凯尔的认可,但却得到了法斯凯尔的两位朋友的赏识——埃德蒙·罗斯丹和科克托(科克托是20世纪初期法文坛的一位多面手,戏剧、电影、小说、散文、诗歌、摄影、舞台样样精通;罗斯丹有一部戏剧作品《西哈诺》后来被改编为很有名气的电影《大鼻子情圣》)。而这两位在当时的文学艺术领域,尤其出版戏剧、电影方面比较活跃,因此在这两位的劝说下,法斯凯尔同意出版,不过他要求作者自行删节。普鲁斯特当然不同意了,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那种写法是很好的。而法斯凯尔及其他出版社则认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像普鲁斯特这么写,要求他做删节。至于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方法究竟好不好,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会展开谈。

总之出版商不愿意出,作者又不愿意修改,在僵持的局面下,普鲁斯特转而将手稿带给另外一个很有名的出版商——伽利玛。伽利玛后来发展成为了法国最大的出版商,老板就叫伽利玛,现在已经延续了五六代人,还叫伽利玛。

伽利玛把稿子拿来一看,他也吃不准,于是又转交给了伽利玛旗下的一个当时非常有名的杂志——《新法兰西评论》又名《新法兰西杂志》。这个杂志后来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参与或担任过主编,比如纪德就是当时的主编,他所领导的编委会读到稿子时,觉得不怎么好,表示拒绝。但实际上不久以后纪德就后悔了,他听到别人谈起普鲁斯特的情况,又对这部作品有了另外一种评判。不过当时普鲁斯特觉得,既然像纪德这样的《新法兰西杂志》的新派人物,对于文学那么敏感,对于文学价值的判断那么有能力的专家都不认可,他干脆选择自费出版。

长河与逝水

所以《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版是自费出版的,其中包括“在斯万家那边”七卷里的第一卷。当时法国很有名的评论家提出了“长河小说”的概念,认为“长河小说”是当时最好的小说,最有文学价值,是一种很时髦的题材。而普鲁斯特发表的小说,也就是从第一部到第七部的小说就称为“长河小说”。“长河小说”其实是20世纪初的一种小说形式,也就是指多卷的、篇幅超长的,像一条河流一样慢慢流动的小说,涉及的内容可能会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罗曼·罗兰 (图片来自Wikipedia)

我们比较熟悉的所谓“长河小说”作家,还有罗曼·罗兰,他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前后写了十年,也有好多卷;另外还有一位叫罗杰·马丁·杜·加尔,此人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很有名,他的“长河小说”《蒂博—家》,从1922年写到1930年末,写了近二十年;还有儒勒的《善良的人们》也写了十多年;乔治·杜阿梅尔的《帕斯齐埃家族史》也写了十多年。

“长河小说”在当时很吃香,很时尚,也得到了正统的,经典的文学专家的认可,比如上述作家罗曼·罗兰和马丁·杜·加尔,都是因为写“长河小说”而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这与二三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对于比较左倾的作家,描写揭露劳苦大众生活、社会黑暗这些题材的作家比较看重有关。而罗曼·罗兰这样的作家,后来在文学史上被新的文学评论家、新的批评家所不看好,这就又涉及到文学价值的判断问题了。

但是回过头来讲,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总的特点是长篇,所反映的社会面也很广但是它并不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长河小说”一样反映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因为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不是各方面,而是比较单一的,没落贵族的阶层,或者说是上流社会的,包括文艺界的现象。他的笔下没有工厂、农村,没有工人、农民,没有一般的受苦人(当然在家里做仆人、佣人的这一个阶层还是有的)。普鲁斯特的这部《追忆似水年华》所叙述的社会生活面还是相对较窄的。

本节内容就到这里。本节音频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到文稿中查看。

下一节我将为大家具体介绍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情节、主题和写作特点,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文学爱好者

一起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文章作者

余中先

发表文章4篇 获得90个推荐 粉丝230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11位顶级小说家的灵与肉 | 小说大师课第一季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8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