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山东寿光:女卡车司机找货记

作者:驳静

2019-08-15·阅读时长17分钟

47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734个字,产生6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尽管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宋玉兰时常因为出车而不在身边,两人关系依旧很亲密


摄影/李伟

在山东寿光

宋玉兰今年40岁整,开卡车已经21年。因为常年开车,皮肤黑,早就放弃防晒了。早几年爱跟男同行们一块儿喝啤酒,有点胖,但最近瘦了十几斤。不开车的时候,她就好穿个裙子和高跟鞋。她出生在山东省青州市,“九州”之一,是个古城,城南北有两个水果批发市场,与“蔬菜之都”寿光相邻。

19岁那年,跟着她大哥的卡车上了路,“拉的是蒜苔,去的德州,出发前兴奋得一夜睡不着”。这趟下来,她大哥觉得妹子能吃这碗饭,因为第二天原路返回的时候,她已经能说得上来怎么走了。那是没有导航可以依赖的时代,但即便是今天,哪些路段限高,怎么走可以少交高速费,货车司机仍然需要在脑子里编织好一张网。宋玉兰现在时常接到同行打来的求助电话,问她怎么走。就为这个,她夜里睡觉手机从来不关,开着声音,夜半电话响起来,准是有司机来问路了。


宋玉兰


像宋玉兰这样经验丰富的女司机,全国都找不出几个。按照《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2》的数据,中国规模最大的卡车司机组织“卡友地带”的80万卡友中,只有0.9%的女性。我们来到山东,希望能跟着宋玉兰出一趟车,从山东拉一车蔬菜到新疆,再从新疆拉上一车西瓜回山东。

寿光市是全国大宗农产品最大的集散地,“地利蔬菜交易中心”是宋玉兰常去拉菜的地方。按卡车司机的行话,就是“拉绿通”。

“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1995年,为的是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菜篮子工程”,保障城市蔬菜供给。此后10年内中国建设了1.1万公里绿色通道,其中两条从寿光出发,通向北京和哈尔滨两地,沿途减免所有高速通行费。绿通货赶的就是时间,说好哪天到,误了点司机得赔钱,所以卡车标配两名司机,轮流休息,彻夜不停。从山东到乌鲁木齐,宋玉兰走“中线”,穿山西、陕西,再过宁夏入甘肃,歇人不歇车,三天能赶到;偶尔也去西藏,如拉萨,货主们都知道,宋玉兰只跑这样的长途。不过这个8月,宋玉兰还没开张。

到了寿光,遇到的每个人都告诉我们,“没来对时候”。每年夏天,都是寿光蔬菜的淡季,这个淡季还是双重的,寿光本地大棚正在休养生息,南方天气湿热,地里种不了菜,主要菜源在北方。

寿光蔬菜大棚以种植茄果类为多,眼下大棚基本都空着,8月底9月初才会陆续将苗种上,3个月后,寿光产的西红柿会成为冬天的紧俏蔬菜。这天早上4点半,天还没亮透,在寿光地利蔬菜交易中心,我们看到仍有4个交易大厅敞开着。7月最惨淡,只开了两个厅,这几天新开两个,因为张北的蔬菜提前了20天。几辆大卡车在其中一个厅里一字排开。菜贩告诉我,这就是张北来的,但他们得到的是坏消息:“今年价格不行。”大白菜从地里直接装上卡车,上车时是4毛(每斤),拉到寿光也只是翻倍。但张北的大白菜还是需要拉到寿光的,这么大的量,在张北卖不出去。蔬菜产业很讲究当地政府的组织与调控,在寿光,每个村种什么菜,都是在整体规划下协调的。但在张北,基本是菜农自己看风向,就很容易出现一窝蜂种同样的菜,然后集体遭遇低价的情况。

再过一个月,这里将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它的6个交易大厅将全部开启,厅与厅之间十几米宽的过道将停满卡车和人力车。每天凌晨2点开市,北至内蒙古等地,南至云南等地的卡车,装载着当地生产的蔬菜,披星戴月地奔赴寿光,小半天后,又重新启程。

文章作者

驳静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1131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跟着卡车行中国

山西煤 寿光菜 青藏建材 京沪冷链 快递

63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