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乔家大院被摘牌:资本席卷之后

作者:刘畅

2019-08-15·阅读时长11分钟

37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2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乔家大院正在整改,标志性的甬道前堆起曾挂在房檐上的大红灯笼


记者/刘畅 实习记者/王一峰

摄影/黄宇

关停后的喧嚣

乔家大院景区的入口拉起警戒线,时有游客伸起脖子探望,青灰的照壁还在300米开外。双向车道一般宽阔的甬道横亘其间,昭示着曾经5A级景区的气派。甬道两旁的铜雕和石凳寂寥,接受着烈日的炙烤。乔家大院自1985年成为景点,从前只有剧组拍戏时会闭门半日,如今首次连续关门整改10天。

8月7日宣布闭门整改的消息,仍未阻挡一些来太原的游客来此一游。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在太原南边40余公里,再向南是祁县县城和平遥古城,这些景点组成一条一日游的经典线路。游客们仍有可以拍照的地方,或是在景区入口前修建了六七年的“乔家大院”牌楼下合影,或是在照着乔家人老照片还原的铜像之间,假装是乔家的一员。牌楼四周是去年开始兴建的商铺,只有两三家开张,而装修的电钻声不断,仿佛这里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景区。

游人稍作停留便心有不甘地离开,大院内部却并不冷清。某次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微服私访”,换来7月31日取消乔家大院5A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决定。山西旅游的金字招牌被砸,祁县旅游局局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被火速撤职,山西省、晋中市一级的领导轮番来此视察。在他们检查整改进度的间隙,工作人员王鸣带我走进没有游客的景区,百年前作为富甲一方的乔家大宅的肃穆油然而生。

四五层楼高的照壁背后,乔致庸当年修筑的标志建筑——80米长的青灰甬道上,是一地大红灯笼。灯笼从房檐处卸下来,院里的梁、檐齐整地袒露出来。王鸣领我参观,乔家大院的主体“在中堂”虽然占地4000余平方米,但灰砖院墙高耸,身处其中,南北两排六个大院里内套20个小院、300余间房屋给人的感觉,只似在套叠的迷宫里穿梭的幽深,并没有院外铺张的“宏伟”之感,人的视线便自然地落在建筑的精巧构件、雕饰上。四号院里的雕饰尤为有趣,因院子主人乔映霞曾留学英国,他把西洋钟表刻进房檐的砖雕,又把留洋时见过的火车雕在窗檐上,繁复的雕饰和清末民初的达官贵人赠送的匾额保存完好。

本刊通过祁县县政府得知,国家文旅部发现景区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所列十分细致,比如大院内部的过度商业化:“内部购物场所数量过多,面积较大,管理不足,出租的照相摊位占用旅游通道,尚未征得游客同意下擅自给游客拍照,院中有书法拍卖的活动,大部分商品不明码标价,景区内广告较多。”我在略显空旷的景区里见到,导览人员在接受微笑培训,而工人把印着渠家大院广告的红色垃圾桶换成纯黑的,将花园里的小卖部拆除。

“‘在中堂’是始终完好的部分,另有三个堂和一个花园曾在2008年后陆续复建,以前重修的堂里全是商铺和摊贩,撤牌后就已清走。”王鸣在景区出事后刚刚调任,除了接待领导视察,整改工作本身也令他焦头烂额。国家文旅部的意见中提到,部分建筑和窗户维护不好,有破损、污渍较多、油漆脱落的问题。但具体所指,还需自己判断。王鸣他们对翻修的尺度反复斟酌,“很多墙面因年代久远自然脱落,修缮后恐怕失去原有的意趣”。


紧挨“宁守堂”的外墙,村民口中曾经属于乔家大院一部分的“三友堂”被拆除


乔家大院院墙深深,大门一关,安安静静。而大门之外,从乔家大院出口延伸到售票窗口旁边,百余米长的商业街却像一截发炎的阑尾,这条街和旁边的停车场,也是大院外的主要整治对象。

商业街与停车场一墙之隔,是游览乔家大院之后的必经之地。而名为商业街,实则类似一个菜市场,是一溜铁棚子下,铁桌子搭成的一个个摊位,只不过售卖的是工艺品和食品。卖家均为乔家堡村的村民,那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生计。决定整改后的第三天,村民们接到拆除商业街的通知,围拢在商业街里,争吵四起。

“这是今年4月才建的,我们以为起码能挨到‘十一’,毕竟现在正是旅游旺季。”张梦是其中的一员,她没有冲到跟前理论,却也满是无奈。她告诉我,这个商业街已近6年,当地村民每家分到一尺五长的铺位,再多的位置就得出钱买,一年需几千元。张梦在铺位上售卖小工艺品,不遭风吹日晒,一年可以挣个两三万元,“村里四五十岁的人全家生计都靠这里。商业街拆除了,据说每家一次性补偿一万块钱,但还是没影的事。还说要另外规划新建一个市场,三年内建成,每家能分到6平方米的店面,更让人将信将疑”。

文章作者

刘畅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50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跟着卡车行中国

山西煤 寿光菜 青藏建材 京沪冷链 快递

63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