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我们的困境,早已被他预言

作者:中读推荐

2019-08-16·阅读时长9分钟

2705人看过

“我的名字叫Kafka,这是希伯来语,它的意思是穴鸟。”卡夫卡在他的一则日记中写道,而“穴鸟”的意象也像是卡夫卡对自己的一种注解。


站在现代主义文学的起点,卡夫卡被英国大诗人奥登称作“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作家”。卡夫卡何以如此重要?北大中文系教授吴晓东认为:“他最早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


卡夫卡的时代,不再具有堂吉诃德那种乐呵呵的悠闲,在工业革命、政治和宗教变革、世界大战等事件推动下,时代快速登上历史的快车,上车容易下车难,现代人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推入专业的条条隧道中,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整体,又无法看清自身。人被科技的、政治的或历史的力量所超越,甚至占有,成为它们的掌中之物。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庞大社会机器的有序运转,孤独、陌生和格格不入之感弥漫,正如《变形计》中的格列高尔,变成甲虫后想的不是自己为什么变成甲虫,而是担心自己要错过班车。卡夫卡早早预言了人类异化的现实处境。


即使到了新世纪,我们依然被卡夫卡的预言笼罩,阅读卡夫卡在今天更显必要。可“大家都说好,但都没读过”的现代小说阅读困境困扰大批读者,为此,中读邀请了11位国内权威学者、作家、译者,打造了《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精品课,解读20世纪这一文学黄金时代。而卡夫卡,则由《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解读。


中读听众也从吴教授的解读中获得启发,借此,中读君组织了一场卡夫卡与中读读者的跨时空对话。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精品课“弗兰茨·卡夫卡:20世纪的预言家”一讲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我,卡 夫 卡  

你们的困境,早已被我预言

@小诗雅

卡夫卡被看成是现代主义第一人,一生平淡,英年早逝,业余写作,大部分作品是死后由朋友整理出版。他用真实的笔触描述了现代人的孤立、异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困境,有寓言和梦魇体验的感觉,被看作20世纪伟大的预言家和先知。


“作家中的作家”

@青石无心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奠基人,如果不读懂卡夫卡,那么对于现代主义就不能说是了解。因为后来很多的作家都是受到卡夫卡的影响,包括加缪《局外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还有荒诞派戏剧等等,它们有的继承了卡夫卡小说的荒诞性,有的继承了卡夫卡叙述荒诞故事时出人意料的平静客观的语调......卡夫卡就是现代主义的起点,我认为这毫不夸张。


我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

@笑微鸟

卡夫卡的父亲采用的是高压专制式的教育,他在36岁时写给父亲的信中描述,成长过程中父亲带给他的恐惧、压抑、有伤害性的言辞等等,基本上没有描述任何和父亲有关的开心体验。在信中父亲是一个忙于生计、思维简单、语言粗鲁、对孩子和自己有双重标准、经常打压孩子、不懂孩子内心的一个大家长式的男人,加上卡夫卡天生的一些特质,这些经历构成了卡夫卡的人生底色。他敏感、忍耐、怀疑自我,通过写作来控诉父亲,所以不少评论家会把他的作品与他的童年创伤联系起来。


我利用好了我的“弱点

@王不留

作家似乎总是现实中的“弱者”,他们敏感,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一辈子都在与病痛,苦难的命运抗争。比起以写作谋生的作家,个人更欣赏卡夫卡这种平心写作的状态,一种真实面对人生的状态。卡夫卡的作品充斥着“地洞”、“地窖”、“穴鸟”等字眼,联想到他并不算自由的一生,这可能是他内心处境真实的反馈,也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与压抑,才使得他在笔端绽放了惊人的想象力。


敏感,是我的眼睛

@桂🌚🌝

敏感既是惩罚,也是恩赐。卡夫卡的敏感与内向反而让他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远离外界的纷纷扰扰,进行纯粹的想象与文学创作。


我,不为读者写作

@Veronique

不为读者的“个人写作”是一个迷人的概念。不久前读过宇文所安关于“世界诗歌”的文章。作者认为,某些诗人不仅是为读者写作,甚至是为操其它语言的读者写作,换言之,为“被翻译”而写作。因此,诗人会努力避免过于个人化、民族化的语汇和意象,以保证“可通约性”。与此相反,卡夫卡的“个人写作”则是全然内向性的:作品只面向作者的内心,也只源于作者的内心。幻想“在地窖最深处”写作的“穴鸟”卡夫卡,渴望在这样一片与世隔绝、安静且安全的天地中,让思维和想象自由驰骋。


你无法完全理解“我”,只能尽力接近

@Ycbugivf

卡夫卡从来没有试图被世人理解过,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也只能是他的视力和注视的方式所能及的那个部分。他也曾悲哀地暗示,他希望“把自己限制成同仁看他的视力所及的那种样子”。我们清醒地知道所有对卡夫卡的解读都会是误解,却依旧固执地用我们的方式,希望能超越个人有限的视力和注视方式,尽可能地接近卡夫卡。


  卡 夫 卡 的 魔 法  

复杂性并未“蒙住”我的洞察

@月亮好圆

20世纪是动荡不安的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制度的变革带给大家的有生活条件的改善,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同时也有两次世界大战,现代化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民主制度在不适合的地区并没有带来平等。面对20世纪对人的双重异化,生活在21世纪初期的我们尚未明了,而卡夫卡早在20世纪初就以小说的方式进行了预告。


透过梦境显现真实

@Deng

第一次读卡夫卡《变形记》的时候,感觉就像跟着主人公真实地走了一遭,读完又像是跟着作者做了个很真切的梦。变成甲虫以后似乎也与往日没有太大分别,无非就是那些真实的困境逐渐浮上了表面,让人不得不去面对。卡夫卡借助想象力将人的自我异化和孤离感外现,以不乏讽刺的方式,在文学的虚构空间里描绘出现实困境中生活的某种可能性。


极致的想象是我的武器

@海绵。

你永远无法想象人类的想象力能发挥到怎样的极致。卡夫卡或许给了我们答案。他把对于20世纪社会的真切感受融进他的想象中,最终寓言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对于噩梦处境的预言具体可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看不到的层次,社会就是这样的,或者就是向着这样悲剧的方向在发展的。卡夫卡把这一切呈现了出来。社会的变形,人的异化,人与人的隔阂。以现代主义的方式,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困境真真切切血淋淋带到了你面前。


“未完成”的魔力

@蔓草安歌

卡尔维诺在1982年讲稿里说,博尔赫斯的每个小说,多少都在映射宇宙的无限性;镜子、死亡、黑暗、永恒;然而,博尔赫斯自己说道,无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性。他漫无边际的黑暗,他叙述的故事中那些深不可测的权威。如此说来,按照“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概念,那么他未完的《城堡》也是“无限性”的体现之一:毕竟,如果K最后有一个结局,那就无法体现永无至尽的黑暗了,一个句号,意味着他不再与骑桶人、乡村医生们一起,永远处于“未完成”的坠落之旅。《小径分岔的花园》里提到了一个没有结尾的小说: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小说暗示着永未完成的时间。而卡夫卡,则是用未完成的小说暗示永无止境的世界。


未完成性,我的自觉

@童童

卡夫卡对“未完成性”的自觉的追求,也打开了我们读者另一种阅读文本的方式。如果说完成式的小说引导读者去探求作者的宗旨、文章的本意,那么“未完成性”则带领我们探求另外一条路,彼岸途中的荆棘或者玫瑰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寓言至今有效

@冰淇淋

在伟大的歌唱家面前只想闭嘴,在伟大的文学家面前不想使用任何文字和语言。或许他只是一个弱势的个体,却毫无意外地在历史上铸就成伟大的作家,如果人类仍然处于现代,或者仍然与现代的幽灵共舞,那么卡夫卡就永远如日中天,万古长青,正像李杜对于盛唐,卡夫卡对于现代,横亘于此,无法绕行。


现实太过沉重,文学使之轻盈

@蔓草安歌

我们回望卡夫卡那些让人震慑的东西,包括《城堡》那永无止境的长,《乡村医生》的完全非逻辑性,《骑桶人》的轻逸与自我消失,《变形记》让马尔克斯震撼的、完全不加解释的变化过程。卡夫卡之令世界惊异不是因为他的繁丽多变,而是他的简约。他去掉了太多太多现代小说约定俗成的规矩,扭转了它们。


   卡 夫 卡 的 遗 产   

我预言了后人不自知的“痛苦”

@落羽杉

德国作家黑塞就说:“我相信卡夫卡永远属于这样的灵魂:它们创造性地表达了对巨大变革的预感,即使充满了痛苦。”卡夫卡的伟大在这里,卡夫卡影响了我们每个人……随着老一辈所熟悉的社会的解体,那些使人人感到孤独的庞大的综合城市代之而起,卡夫卡描写的那种孤立深深打动了我们,他是一个给当代人指引痛苦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夫卡是现代的先知。卡夫卡提供的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可能性想象。


人世不断上演的“异化”故事

@童童

先知,源于敏锐的观察和超凡的思考。难以想象写作只是卡夫卡的业余爱好。不过,也许正是这种不带功利性也不需要对谁负责的写作,才成就了卡夫卡。这是一种内在的爆发力。100年后,我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还是存在着、不断上演着“异化”的故事,只是,有时我们从未发觉,有时我们选择忽视,有时我们默默认同。


未来在迷雾中

@代寻旧日时光

《城堡》这部小说,无论主人公K怎么竭尽全力的接近,却始终无法到达,“目的是有,道路却无,我们称之为道路者,不过是踌躇罢了。”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困境么?看上去有很多美好光明的未来,然而只存在于舆论中、别人的口中,自己的寻求之路却在迷宫中鬼打墙。


“约瑟夫·K”遍布人世

@微云淡月

“目的是有,道路却无;我们称之为道路者,不过是踌躇罢了。”道出了《城堡》中主人公K的新生,感觉是如此无助、无奈与无望,一直想尽办法想进入城堡,所有的人与之为敌,有道路可循却又始终无法靠近……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无论在事业上抑或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感觉,与K命运不同的是,只要你坚持,或许终将走出迷雾迎来新生。


我们都是大地的异乡人

@Ajolote

在布罗德1926年的《城堡》第一版后记中,从神学的角度他把“城堡”理解为神学家们称之为“仁慈”的东西,是上天对人命运的安排,是偶然事件、神秘的决定、天赋与损害的效力,是不该得到和不可得到的东西,超越于一切人的生命之上。在1940年《无家可归的异乡人》中又从“犹太人”的角度解释,认为K即犹太人这个族群的象征,始终以异乡人的身份存在,从未完成与当地人的融合与接近。这些多种解读中,引导人们向各方面深思,而不仅限于某一种狭隘的观点。

 

我只是写作,你们是否引申太多?

@远山

“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神秘”、“幻象”这些词总是与卡夫卡连在一起。他善于营造幻象,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神秘的幻象,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与幻象密切交织,不可分割。理解卡夫卡,或许就要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他所描写的也正如昆德拉所说:“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极端的未实现的可能。”


梦是惟一的真实

@朱丝

“表现主义”的出现,为作家们进一步提供了一条通向内心的文学道路。作家们越来越关注对人性和心理世界的发掘,关注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揭示。而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则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卡夫卡的幻象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更深刻反映。他的小说图象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像的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然而,他的细节描写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非常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是极其生活化。


《城堡》的一万种指向

@仁耳十二

《城堡》中最神秘的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意象。心理学观点认为城堡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客观上不存在。存在主义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表达了现代人不能自主的困境。社会学认为城堡代表官僚主义的腐败和现代集权的弊病。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是个人与外在世界的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城堡是人类追求的不可知的终极意义。之所以有众多的解读,原因是卡夫卡创作重在提出问题而不是找到答案,这种未完成的创作方式无疑另辟蹊径,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这也正是卡夫卡带给我们另类的观察和哲思。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收听“弗兰茨·卡夫卡:20世纪的预言家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32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4180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11位顶级小说家的灵与肉 | 小说大师课第一季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