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军人保险制度与“聚焦打仗”

作者:宋晓军

2019-08-20·阅读时长2分钟

8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4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中国正在加大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步伐和力度


8月15日,《解放军报》发表一则题为《我军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的报道。看了这则新闻后,我就想到了我在今年第31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写的题为《国防白皮书中的“内部条件”》的专栏文章,于是,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的题目。

先说我在第31期《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文章中的一个认识,即2017年国防预算中的人员生活费、装备费偏高,训练维持费偏低,而这与军委“聚焦打仗”的要求是不符的。但8月15日《解放军报》那则新闻似乎让我解开了这个“谜团”。简单说,那则新闻开头描述一位服役了8年的中士在2019年退伍时,不仅拿到了10多万元的军人退役养老、医疗保险金,而且国家和军队还为他补助这期间的保险费使其回到地方还可继续参保。同时,这篇新闻中还说了完善“军人保险法律体系”最近实施的时间节点是2015年。按此推论,人员生活费从2015至2017年连续3年占总预算的30%以上(分别为31%、31.3%、30.8%),其开支增量应该是在以“裁军”为标志的军队改革开始后,用来补贴退役军人社保、医保“缺口”进而使之能与地方保险机构顺利完成对接的。

实际上,这一举措我在上文提到的专栏文章中也有论述。即面对美国军事压力的加大,“中国军方所能做的,只有通过加快、加大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来改善‘内部条件’”。也就是说,在2022年军方“政策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在解决了退伍军人养老、医疗保险与地方保险机构对接的基础上,尽快将国防预算中的人员生活费、装备费和训练维持费的占比关系调整到符合“聚焦打仗”的要求上来。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一边补贴退伍军人的养老、医疗“缺口”,一边大幅提升训练维持费尽快落实“聚焦打仗”的目标呢?对此要说明的是,在国家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全面小康等目标的同时,不可能用增加财政赤字的办法给军方拨付更多资金。其实,这也体现了国家决定在同时推进多项改革后所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原则。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瓷之美

如何观看一件瓷器

677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