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文家书》:爱情使他得到写信的命运

作者:王海燕

2019-08-28·阅读时长5分钟

333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61个字,产生2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合影(FOTOE供图)


书信里的人生

《从文家书》的版本很多,最早应该是1996年沈从文次子沈虎雏编著的版本,这个版本中除了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书信来往,还包含了张兆和的日记,时间跨度从1930年到1963年,极翔实地记录了沈张之间,从相识到终老,“纠纷藤葛”的大半生。2012年,新星出版社也出版过一本《沈从文家书:离乱期的郁虑深忧》,收录了1966年到1976年之间,沈从文写给子女亲人的信,成为动乱十年的见证。

我选择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的版本,这个版本主要包含《结余情书》《湘行书简》《飘零书简》《霁清轩书简》《呓语狂言》、川行书简》《南行通信(选)》《跛者通信(选)》七个章节,时间从1931年到1961年。这个版本相对简洁,主要由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书信组成,张兆和的回信占比较小,其余只有1934年沈从文写给大哥沈云六的一封家信。30年的跨度里,可以清晰看到沈从文面对的时代际遇,以及时代之下,一个天才作家生命质地的变化。

《结余情书》和《湘行书简》分别写于沈从文苦苦追求张兆和,以及婚后独自返乡看望母亲的上世纪30年代初,那时的沈从文年轻、敏感,即使身处飘零晦暗、战火割据的家国故土,他心中也只有美和爱,“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当时沈从文身体并不好,却昂扬快乐,“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

随后的《飘零书简》写于1937年至1938年,他与张兆和因抗战分居两地,乱世离忧,只身如寄,但沈从文很少直接向妻子描述战乱,相反,他观察到的还是人情,“好几次在渡船上见这种女子,默默地站在船中,不知想些什么,生活是不是在行为以外还有感想,有梦想?谁待得她最好?谁负了她?谁欺她骗她?”


沈从文书信手稿


《霁清轩书简》和《呓语狂言》写于1949年前后,战争结束,短暂的平静后,沈从文在随后疾风骤雨的政治变革中成为重点批判对象。当时的家中,除了沈从文对新社会茫然无措外,张兆和与两个孩子都是进步的,快乐昂扬。虽然张兆和想尽办法帮他恢复精神状态,但那一段时间里的沈从文恐惧、孤独,濒临崩溃,他否认自己精神分裂,在日记里写:“我的家表面上还是如过去一样,完全一样,兆和健康而正直,孩子们极知自重自爱,我依然守在书桌边,可是,世界变了,一切失去了本来意义。”也正是从那以后,原本准备继续“写个一二十本”的沈从文,终止了文学事业,走下了北大中文系讲台。

随后的《川行书简》《南行通信(选)》和《跛者通信(选)》分别写于1951年、1956年和1957年。这几年里,沈从文去往四川巫山和内江参加土改后,转行历史文物研究,专注地与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几个时期里,他先是对张兆和表达出赤诚的改造决心,但后来又隐隐忧虑,最终,他像故乡那些令他痛惋的手艺人一样,在文学事业上“没有出路,慢慢地自然也就耗尽了”。

文章作者

王海燕

发表文章-5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71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夏日阅读

打开一封信

667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