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3 福柯 | 以一个怀疑主义者的姿态来追问、思考?

作者:汪民安

2019-09-02·阅读时长7分钟

145208人看过
福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有着诗意的语言,写出颠覆性的著作,活出战士的一生,对其时、其后的知识分子、社会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理解福柯?如何理解福柯的思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民安教授将为我们带来他的见解。

2.3 福柯 | 以一个怀疑主义者的姿态来追问、思考?

12.2MB
00:0013:17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汪民安,欢迎和我一起走进“20世纪十大思想家,这一讲由我先给大家讲讲法国哲学家福柯。

反本质主义者

福柯晚年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什么是启蒙》。在这篇文章当中,福柯把他的一个主要的研究主题,跟笛卡尔和康德做了个对比。因为笛卡尔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奠基人,笛卡尔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的核心讨论的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讨论怎么来确定一个人?因为是一个怀疑的,人是通过怀疑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实际上就是在讨论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康德也写过一篇文章叫《什么是启蒙》,福柯对那篇文章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解读。因为康德在那里也是在讨论启蒙时代是怎么回事。既然是讨论启蒙时代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讨论启蒙时代的人是怎么回事。因为康德就是启蒙时代的人,讨论启蒙时代的人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就是讨论康德时代的人是怎么回事。

▲笛卡尔与康德

笛卡尔在讨论人的时候,不讨论一个具体时代的人,是讨论一个抽象的人,是讨论一个超时代的人。但是康德在讨论的是什么?是讨论启蒙时代的人是怎么样回事,也就是讨论一个具体的是怎么回事,也可以说是怎么回事。所谓的我,一定是一个具体的我。但是福柯要讨论的不是是什么,或者这个时代的我是怎么回事,福柯要讨论的是我是怎么从历史上一步一步地变成这个样子的

这是他跟笛卡和康德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也就是说,越来越具体化。但是对于福柯来说,是什么不重要,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福柯的所谓的谱系学的问题,就是研究的来龙去脉,我的家谱,我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

福柯为什么会关注的谱系学?首先是他受尼采的影响,因为尼采是讲道德的谱系,不是讲善和恶是什么,尼采不相信有个善的本质,也不相信有个恶的本质。尼采相信善和恶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动的,善是在同恶的反复争斗中确定自己的形象的,恶同样地也是在同善的斗争当中确定自己是什么。所以善和恶一直是在一个交替变化的过程当中,一个斗争过程当中形成的,它们在不同时间有不同定义。所以尼采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善和恶,把道德的起源、开端,然后它是怎么一步步地发展,把这个过程揭示出来,不是讨论善和恶有一个固定的本质,而是讨论善和恶是如何获得它的定义的。 

这一点对福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福柯说,没有一个本质的定义。是怎么变成现在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跟尼采所谓的研究善和恶的谱系是紧密相关的,福柯在方法论上受尼采的影响。

同时在另一个方面,道德的谱系对福柯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福柯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而且他在年轻的时候也进去过精神病院,当然他父亲认为他有一点精神病就把他送到医院里去了。福柯的同性恋当时在法国社会当中,尤其是在50年代是特别受压制的,所以福柯他是想搞清楚为什么同性恋会受到排斥?在同性恋的历史中,比如在古希腊,它并不受到排斥。为什么在此时此刻,同性恋被作为一个邪恶、丑陋或不正常的形象来对待?所以福柯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直要追溯今天的同性恋形象,在历史当中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这个样子的?以前同性恋并没受到排斥。我觉得这跟他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

他到疯人院里,通过他的一些历史考察,发现疯子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疯子跟正常人是有一个愉快的交流的,疯子没有被关起来,也不被看做是病人,只不过是被看成是一个幻想家,或者是一个提供搞笑的对象。但是到17世纪,疯子就被关到监狱里面去了,被囚禁起来了。到20世纪,疯子又被看成是病人,需要精神分析来疗救,这些形象在历史当中都是一步一步地变化的。所以福柯不是一个本质主义者,他不相信一成不变的东西,他一直是相信:一种形象,或者是一种品性,一种特定的知识类型,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是有不同的演化。 

▲福柯看到对待疯癫的态度是随历史而变的

所以对他来说,追问人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追问的本质也是没意义的。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人,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形象?所以他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历史主义的背景,谱系学的背景,是受尼采的影响。

怀疑主义者

我刚才说福柯是一个反本质主义者,你也可以说它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任何主导性的意见,任何主流的意见,任何我们现在既定的知识形象或者是道德成见,都是短暂的,都是可以推翻的,或者是都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被那种主导性的意见和潮流所主宰,而且不要相信有一种确定性的道德,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为什么有一些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的人,他们特别推崇福柯?尤其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有一些僭越者,或者脱轨者,或者是有一些尝试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的人,他们可以在福柯那里找到为自己辩护的理由。确实是,你像美国的同性恋者,都是从福柯那里找到了很多很多理由的。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性形成的。你要说福柯在今天有什么样的意义,尤其从文化道德方面来讲时,是有强烈的解放功能的。我觉得福柯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在他的笔下,欧洲有另外一个传统。我们以前知道的欧洲,知道的欧洲的历史、欧洲的思想史、欧洲哲学史,在福柯那里边完全不存在。你看福柯讲的历史,讲的恰恰是排斥的历史、区隔的历史、压抑的历史,而且是要那些沉默的疯子说话,让那些处在边缘的同性恋者说话,让那些被社会所一直压制的犯人说话,是关于沉默者的考古学。以前的历史全部是那种成功者、主流人物,为他们自己写的历史,福柯写的历史是为边缘人写的历史,而且一直是为他们正名,为他们辩护,很有力量。

▲1960、70年代是美国同性恋运动的旺盛时期

从根本上来说,我觉得福柯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思想的力量,对以前的各种成见,各种哲学的论断,包括对前人的各种对于欧洲思想的判断,欧洲历史的论述,他都提出质疑。然后他通过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我觉得这是福柯跟其他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而且福柯的主题、讨论的内容,包括他讲述的历史故事,都是欧洲传统当中很少涉及到的。

不一样的研究方法

而且福柯还有一个特点,他很少讨论主流的欧洲思想,比如他是法国人,他很少讨论笛卡尔、伏尔泰、卢梭这些法国主流思想家。而且他的哲学也几乎不讨论这些法国哲学家,整个欧洲的大思想家,他很少具体提到他们。他选取的档案、资料都是没有人看的一些档案,有时候在图书馆都找不着的。比如他查了大量的有关监狱的资料,只能是在监狱里找到,还包括关于疯子的资料,关于性的资料,都是长期无人去关心的一些资料。所以他的研究方法也非常奇特,我们在他的很多著作里看到的材料,是几乎没有被人使用过的材料,而大量的经典的思想论说,经典的理论探讨福柯基本上都抛弃掉了,这是福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一般哲学家,像海德格尔讲哲学,全部都是那种最主流性的哲学家,不断地对他们进行讨论。福柯不讨论这些大人物,他只讨论那种历史上籍籍无名的人,他讨论那些,他去大量地翻阅那些从来没有被翻阅的档案,看那些从来无人问津的卷宗,他去找那些资料布满了大量的灰尘。多少年来也许从未有人翻阅过,他就是把这些历史中长期所埋没的档案文献,让它们重见天日,然后对它们赋予一些重新的解释和评价,所以打开了欧洲历史的另外一面。这是福柯我觉得在研究方法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所以福柯是无法去仿效的,今天我们很多学者都受福柯的影响,但是只去谈福柯的基本理论,很少有福柯的那种研究方法,在无人所翻阅的故纸堆里去找出一些新的材料,把这些新的材料,变得非常具有说服力,成为一种新思想和新的理论洞见的最重要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的话,福柯是一个开拓者,在一个无人光顾的地带,建构了自己的一个大厦。在这个意义上,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在西方的学术界,在历史学界就分两类,一类是信福柯的历史学家,一个是不信福柯的历史学家,福柯是一个界限。还有研究,有些是福柯之前的研究、有些是福柯之后的研究。福柯一出现之后,在美国学院里基本上就是一个强烈的分界线,有些人受福柯影响,有些不受福柯影响,有些是福柯的信徒,有些人是完全拒绝福柯,以拒绝福柯作为他研究的出发点,是一个巨大的学术的分界线。

福柯在那些讨论的时候,就是我们反复讲过的疯子、监狱、性这些问题,包括人文学科的历史,在福柯之前都没人关心。

福柯还打开了一扇门,就是微观历史研究。微观历史研究在福柯之后,后来历史学家不再只是讨论特别主流的历史:战争史,或是帝王将相史、英雄人物的英雄史,像《史记》里面都是这样的历史,之后开始讨论一些特别的、边缘的历史,这也是跟福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但是福柯不仅是讨论历史,福柯讲历史的时候,他一定是在把历史里权力的机制给揭发出来。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在历史当中的的形象是如何不断地变迁的?道德、知识,最核心的的形象,在历史当中是怎么不断变迁而来的,这是福柯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汪民安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106个推荐 粉丝599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像他们一样思考

你不可不知的十大思想家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46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