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周兴
2019-09-02·阅读时长3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孙周兴,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20世纪十大思想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同济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主要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和艺术哲学,重点是尼采研究、海德格尔研究,以及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近期也做些技术哲学的研究。我主编了《尼采著作全集》《海德格尔文集》和《未来艺术丛书》等,期待大家关注我的研究。
所谓“20世纪十大思想家”,我们选择了维特根斯坦、福柯、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马尔库塞、阿伦特、哈耶克、韦伯、罗尔斯、爱因斯坦等,这十位思想家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这个名单当然是可变动的,但似乎也可以不变。我们邀请了国内相关专家来讲授。我的任务是对次本课程做一个导引,讨论一下20世纪和20世纪思想。
这一讲的第一节,我将为大家讲讲20世纪的特殊性。
我们要问,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应该如何来把握20世纪的时代总体面貌?或者说,从历史发展脉络上来梳理,20世纪有何重要性或特殊性?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难理解和最难讨论的一个世纪。不光是因为20世纪才刚刚过去,历史的间距还没有充分拉开,有些事情我们还看不清楚;也不光光是因为20世纪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复杂,可以说是世事艰难,不容易理出一个头绪。我认为关键在于,20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断裂性的意义。当然每个世纪、每个时代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 ,但20世纪发生的变化却是根本性的、断裂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思想家来讨论“转向”“转折”“终结”“完成”等等。我之所以说20世纪文明发生了断裂性的变化,大致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是全球化及其后果,就是技术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和统治,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化。现代技术工业和资本主义发端于欧洲,18世纪后半叶欧洲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叶通过殖民化,快速扩展到全球。非欧洲的民族国家几乎全被卷入其中了。到20世纪,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工业化。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被殖民化,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初级工业化,伴随的是新文化运动;特别到20世纪晚期,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短短四十年间完成了“现代化”,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这都是我们亲历的历史事件了。
▲现代化转型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是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结束后的冷战时期,到最后苏联和东欧的解体,后果很严重。其实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二次世界大战,仍然可以看作欧洲资本主义扩张也就是殖民化运动的后果和表现。二次大战是飞机大炮之战,最后结束于1945年8月6日原子弹的爆炸,所以实际上是技术工业之战。众所周知,战争对于世界文明的创伤是巨大的,以理性、自由、平等等启蒙理念来标榜自己的欧洲文明,通过残酷的战争屠杀终于发现了“启蒙神话”(欧洲理性神话)的破灭;而其他非欧国家或者说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则多半在战争中经受了惨烈的牺牲,伤痕累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了两大主义之争的冷战阶段,直到苏东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启蒙神话”破灭
第三是现代技术及其后果,20世纪的文明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技术逐渐取得世界统治地位的过程,现代技术是前面讲的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从现象上看出现了最显赫的技术“三大件”,即20世纪前30年出现的飞机,中间30年出现的电视,以及后30年出现的电脑,这“三大件”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经验的改造是极其深刻和严重的。而从深处看,我认为20世纪的现代技术包含着“四大要素”,第一个是核能核弹,第二个是环境激素,第二个是生物技术,第四个人工智能。它们对于人类物种的影响是致命的,每一项都足以消灭自然人类。核武器带来了哲学家安德尔斯所说的“绝对虚无主义”,但战后的核电也为人类带来了利益和福祉;环境激素主要是由化工产品造成的,使地球上的动物的自然能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已经下降了一半多;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最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它似乎既带来了福音,但也引发了恐慌,成了今天技术文明的最大焦点。
▲原子弹带来“绝对虚无主义”
上面讲的三点,即全球化、世界大战和现代技术,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变化最深刻、最伟大也最有风险的时代。有人把20世纪视为末世,也有人把它看作新文明的开端。
好,本节内容就到这里,本节音频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到文稿中查看,下一节我将跟大家讨论什么是现代性?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发表文章6篇 获得310个推荐 粉丝861人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