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3.2 海德格尔 |  海德格尔是一个怎样的哲学家?

作者:王庆节

2019-09-02·阅读时长11分钟

187701人看过
“存在”问题不仅没有答案,在很多情况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甚至连怎么发问都不知道。

3.2 海德格尔 |  海德格尔是一个怎样的哲学家?

37.1MB
00:0027:0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庆节,现在澳门大学任教,是人文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的教授。欢迎收听20世纪十大思想家音频课。

我讲授的主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主体性疑难问题”。我大概会分四个部分和大家分享我对海德格尔的理解。第一部分我会简单地讲一下我理解的海德格尔。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海德格尔是一个怎样的哲学家?第二个问题,我会谈一谈在西方哲学中对存在问题发问的主流传统以及当今的困境。第三,我会谈一谈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与主体性问题”的突破。最后一个问题我会跟大家分享,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里,最重要的理论部分“基础存在论”的定位究竟是“唯我论”还是“本我论”?以及这样的理解怎样帮助我们理解海德格尔哲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定位以及它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海德格尔是一个怎样的哲学家?

在我看来,在哲学史上,如果我们把一些最重要的哲学家作一个分类的话,大概不外乎两类,一类我把他们叫作“巅峰型”的,一类我把他们叫作“先知型”的。

“巅峰型”哲学家

巅峰型的哲学家,用一个也是非常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例,大家很熟悉他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只会在黄昏才会飞翔。这话什么意思呢?哲学思想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代表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东西,哲学家的话往往是这个时代精神或时代思想的总结。


▲黑格尔的“密涅瓦的猫头鹰”

比如说我们谈到希腊哲学,大家马上会想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可以被认为是希腊哲学的顶端或者巅峰。他们的思想、学说代表了希腊时哲学的最高水准。希腊时代之后,进入中世纪后,时代的精神是基督教的神学。中世纪最顶峰的哲学家是谁?我们说是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近现代,巅峰型的或者集大成式的哲学家,我们一般会说是康德和黑格尔。

这些哲学家的哲学体系非常宏伟、浩大,他们对这个时代哲学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一种奠基性的或是总结性的表述和论证。

“先知型”哲学家

除了这些哲学家以外,在历史上我们还会发现有另外一种类型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往往不是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做一种论证或者辩护,而更多的是对这个时代立基于其上的基础、那些基本的概念,提出疑问、提出挑战、提出批判。

这些哲学家思想的被接受,往往都在他们过世以后,他们的思想可能会成为主流。很多这样的哲学家,实际上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进程中间,只是昙花一现,像流星一样。但是有一些后来成为思想发展的主流的哲学家,这一类的哲学家是“先知型”的哲学家。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Socrates)。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
这是法国画家雅克·大卫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

苏格拉底在他的年代不是作为主流,而是作为异端。我们知道苏格拉底不仅是整个西方哲学科学文化的开端,也是我们哲学和科学精神的第一个烈士。再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举的是笛卡尔,笛卡尔代表着现代思想的开端,但在笛卡尔的时代,我们知道他跨两个时期,一方面他对当时的经院哲学,如果读他基本的著作,比如笛卡尔的《沉思录》,或者他的《方法谈》,你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一方面是旧体系的终结者,另外一方面又是新体系的开创者。

所以这样一些哲学家,我们会把他们叫作新时代的“先知型”的哲学家。那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我们把它叫作科学的时代。在科学的时代,当然我们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个时代我们又把它叫作现代,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现代性的问题,即这个时代赖以为基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说理性,比如说科学,比如说民主,比如说人权、正义,我们都会把它们认为是天经地义,作为我们整个思想的基础。

但是我们知道有些后现代的哲学家,“后现代”在这里并不完全意味着时间上的在后,这里的“后”有一个哲学的含义,它是对现代社会赖以为基的基本概念的合法性重新提出思考,重新提出哲学的论辩。海德格尔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类。在海德格尔前面还有一系列的哲学家,我们下面会谈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和尼采可以被认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这是我对海德格尔的基本的定位和理解。

第二个问题,如果海德格尔是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赖以为基的基本的概念、基本的价值,进行重新的思考,进行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存在”问题。实际上,海德格尔终其一生发问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存在”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海德格尔的年轻的时候算起。海德格尔回忆自己哲学生涯的开端,是他过17岁生日的时候,当时在老家的教堂里,他有一位父亲般的朋友,是教堂的主事,主事给了他一本亚里士多德的小册子作为他的生日礼物。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古代或者希腊时代人们关于“存在”问题的各种理解。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
这是海德格尔在1915的照片)

我们再看海德格尔最主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扉页上,海德格尔引了一段话,这一段话是非常著名的,是柏拉图在《智者篇》里面的一段话:“当你们用到‘存在着’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熟悉这些词的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我们自己是懂得的,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

所以“存在”这个词在哲学上永远是一个大词。我们实际上不太去问它,我们只是使用,我们只是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海德格尔在发问这个问题,一直到海德格尔临终。

熟悉海德格尔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海德格尔去世以后按照他的遗愿,墓碑上没有刻任何一句话或者一个字,只是刻了一颗星。这颗星所代表的,我想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海德格尔的发问不仅仅是我们讲的一般的、日常生活的问题,甚至不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的问题,是一个星际间的问题。即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走向了星际间的时代。另外一个暗示,这一颗心是在深邃幽暗的思想星空中,一个或者一点孤独的闪光,这是思想的孤独,这是思想的深邃。这就是海德格尔给自己的定位,而这个定位就是在发问什么是“存在”问题。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林(Isaiah Berlin)曾经说过,有两种类型的哲学家,一种叫作“狐狸型的哲学家”,一种叫作“刺猬型的哲学家”。他说狐狸懂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重要的事。狐狸不断追逐吸引它目光的事物,而刺猬喜欢用某个核心的基本观点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讲,海德格尔完全就是一个“刺猬型”的哲学家。 

为什么“存在”问题这么重要呢?当然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第一章就讲到,我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存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最原初的问题,是不可定义的问题。那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理解?我现在想用这两个概念做一个区分,一个是我们日常讲的“问题”,一个是我们讲的“疑难”。

“问题”和”疑难”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们知道,比如说在学生的课堂上,老师说我给大家一个问题,要学生回答。实际上老师知道答案,只是训练学生,使之学会怎样通过已知的条件、思想的训练去达到这个答案,哪怕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也知道一般来说它有答案,只是我们现在不知道,或者说我们还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相信这个问题未来我们会知道,或者出现一个天才,他可以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答。但是对“存在”问题而言不是这样。“存在”问题,它是最根本的问题,最根本就在于它并不预设答案,我们根本没有人知道它的答案。不仅没有答案,在很多情况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甚至连怎么发问我们都不知道。

因为当你知道一个问题的发问方式时,你已经大概知道了这个问题答案的一半。而“存在”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海德格尔甚至说我们不仅没有答案,我们不知道怎么发问,我们甚至没有语词和语法。这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的思想、著作比较晦涩、比较难读的原因。因为他不愿意,也觉得不能用我们古往今来人们用过的这些哲学的思想词或者概念词,去表达、发问、表述“存在”问题的“疑难”,或者去发问“存在”问题的“疑难”,因为一旦我们这样做,我们就陷入了过去的传统的套路,我们的问题就会走向偏离。

这就是说,海德格尔讲在传统在历史上我们“存在”的发问,虽然哲学家们都在发问,但是实际上我们对“存在”问题本身有一个遗忘。所以《存在与时间》,大家现在手上读的或者看到的这本书,他要重新提出“存在”问题。所以存在问题在海德格尔这里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

有的朋友会讲,你讲“存在”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好像我们就很难把握、很难理解。既没有概念,又没有语词,又没有方法,那不就成了神秘主义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讲,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一方面它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提不出的问题,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离不开的问题,为什么离不开呢?因为它是整个我们人类生存的一个基础性的发问和问题。这个问题或者这个理解,我用一个科学家给的例子,大家可能就比较好理解——

“南极以南”在哪里?

大家知道上一个世纪或者过去100年最伟大的科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我们说有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以后大家会提到像量子力学。再往后,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个名字——近期刚去世的英国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霍金在他那本非常著名的小书《时间简史》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人在任何地球上的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定位自身。通过什么?通过东南西北。比如说你给一个点,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北纬是多少度,东经是多少度,我就可以把你定位下来。或者你给一个位置,我说在你的以东或者以南多少米,我就可以定位。但是霍金说就有那么几个点,你是不可以问这个问题的。比如说我们不可以问“南极以南是哪里”。因为什么呢?南极是定位“南”这个概念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关于“存在”的理解,定位我们关于所有存在着的事物的性质和它的本性。

再比如说,中世纪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us)谈过,时间也属于这种类型,你不可以问“时间以前”。比如我们现在说“大爆炸以前”,因为大爆炸就定义了什么叫“之前”。所以在这一点上,你不能问“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奥古斯丁当时就讲“时间”这个概念,当然奥古斯丁不知道“大爆炸”这个理论。奥古斯丁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关于时间的哲学的论断,他说:关于时间,你要不问我还明白。你一问我就糊涂了。关于存在问题的发问也是这样,它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片刻离不开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搞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海德格尔把这样的发问叫作“林中路”,海德格尔有一本非常著名的论文集就叫做《林中路》。


圣·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us,公元354—430,
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

“林中迷径”

“林中路”,Holzwege,这个德文词,当然你可以说是“林间小道”,是那些伐木人去砍伐木材所走的路。这些路他们并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的大路,它是小路,经常消失在森林的深处。海德格尔在《林间路》的扉页上也说过这样一段话,非常有诗意。他说:“林是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渺无人迹处,这些路叫作’林中路’。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德文Holzwege这个词,它的另外一个含义,或者真正的含义叫什么?叫“林中迷径”,是一个小路,是一个没有目标的或者你摸不清目标的道路。

我想我们人类的思想,我们关于“存在”的思想、我们关于“存在”的体验、我们关于“存在”的发问,或者我们真正的哲学的思考,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一条一条的“林中路”。而按照海德格尔的讲法,是不是说明我们关于“存在”就没办法去发问了、没办法去思考了?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能按照一种传统的、一种有定制的、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的方式去思考。

海德格尔另外用过一个比喻,它区别什么叫“上路”和什么是“在路上”。别人给我们把路修好了,我们在路上,我们开着车,我们走着路。我经常讲说“我们走在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是这样。我们走在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开创的大道上。但是我们人类之为是人类,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顺利地走在大道上,而在于我们能够对“我们走在大道上”的这个“道”进行发问。我们有一种重新上路、重新开道的可能性,否则我们跟其他的生物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海德格尔著作《林中路》

谈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海德格尔的思路以及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家。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猴王年迈力衰,被打败了,我们知道猴王都有争夺王冠的战争,它的众妻妾归了新猴王,它感到很凄惨,很悲伤,在野地里嚎啕大哭。后来上帝看到它,可怜它,说你不要哭,我把你变成人吧。老猴王很高兴,说:谢谢上帝!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所有的母猴子全夺回来了。也就是说,猴王永远是猴子的思路,即使上帝把它变成人,它也要用猴子的思路去思考它的问题。海德格尔说,这就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海德格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家。

当然,海德格尔很多关于“存在”的说法离经叛道,他用的词汇或者是他自己生造,或者是他把传统的概念进行解构,去唤醒这些概念,这些语词原初的词根的含义,或者他引入一些日常用语——哲学家们从来不用的用语——作为他的思想词,作为他的重要概念来使用,而所有这些都说明他要对传统、对我们习以为常、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进行一番重新的思考和重新的发问。只有这样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问题才可能被唤醒,被重新打开。

所以我认为,海德格尔在呼唤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个新的时代究竟怎么样?大家看不太清楚。但是海德格尔呼唤这个新的时代发问“存在”问题,已经有90年或者将近100年了。大家看到一个和我们传统的时代、我们生长在其中、我们习惯的那个时代相异的一个新时代的模型,它的曙光已经露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海德格尔是一个未来时代的“先知型”的哲学家。

今天第一个主题我们就讲到这里,以上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本节音频中涉及的文字和图片可以在文稿中进行查看。

下一节我们来说说西方哲学发问“存在”问题的主流传统,以及它在当今的困境。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王庆节

发表文章4篇 获得80个推荐 粉丝24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像他们一样思考

你不可不知的十大思想家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1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