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85窟:十四幅经变画怎么看

作者:张星云

2019-09-19·阅读时长6分钟

95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00个字,产生2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第85窟主室拥有14幅经变画(乔兆福 摄/敦煌研究所供图)


报恩经变

波罗奈国仙圣山中有一头狮子名叫坚誓,美丽无比,英姿威武。它常接近沙门,听僧人们诵讲佛经。一名猎师对金毛狮子早已垂涎三尺,于是伪装成虔诚的信徒,吸引狮子亲近,最后用毒箭射死狮子。狮子深受佛教熏陶,中箭未死时,也并未对猎师报复。后来猎师剥了狮子皮献给国王,国王知道来龙去脉后十分心痛,即处死猎师,用香火焚化狮子,取舍利,建塔供养,狮子最后成了佛。

同样是在波罗奈国,该国太子善友为救众生,历经千辛万苦,从龙宫取得摩尼宝珠,归途中被弟弟恶友抢夺,并被刺瞎双目,流落到利师跋国弹筝卖艺,后来又成了国王果园的守护人。国王有一位公主,因听其弹筝被美妙的音乐打动而产生爱情,遂不顾父母反对,与善友结为夫妻。由于彼此真诚相待,善友终于双目复明,与公主一起回归故国。回国后善友不念旧恶,善待恶友,并以所得珠宝变衣物、财宝普济众生,使人民丰足,国泰民安。

这两则故事都出自莫高窟第85窟南壁的壁画报恩经变图。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与儒教、道教的冲撞与融合,《报恩经》即是在佛儒相争下,佛家吸收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物,是中国僧人为适应中国国情编造的佛经。这两则故事都宣扬报恩精神,即所谓“上报佛恩、中报君亲恩,下报众生恩”。由于《报恩经》主要通过很多故事来说理,浅显易懂,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在唐代以后十分流行。


第85窟报恩经变(敦煌研究所供图)


自盛唐开始,莫高窟壁画中出现了这一题材,到晚唐五代更为流行。第85窟开凿于晚唐,这组报恩经变图壁画能成为代表作,是因为壁画保存极为完整,上下左右分布的四个故事画面、榜题也十分清晰。

但现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说,他刚到敦煌工作,踏入第85窟的时候,并不对这幅壁画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该窟另两幅壁画:弥勒经变图和劳度叉斗圣变图,前幅壁画下方发生了“病变”,泥皮大面积脱落,画面和榜题模糊不清,后一幅更严重,因壁画空鼓、起甲,画面已大部分脱落,并且还在继续脱落。

90年代初,为了与盖蒂研究所派来的美国专家合作,敦煌研究院招了一批水文与地质等专业领域的大学毕业生,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的苏伯民就是那时进入研究院的。刚来这里的时候,这些理工科的年轻人对壁画都不感兴趣。苏伯民的实验室离莫高窟就几百米,但他进了洞窟基本不看壁画,只看那些没有壁画的地方:壁画颜料层的龟裂、起甲、颜料层霉变。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最美敦煌

从莫高窟、榆林窟到麦积山

1696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