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9-09-19·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642个字,产生8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麦积山的中七佛阁
摄影/蔡小川
特殊的麦积山
今天从甘肃天水市前往麦积山石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后半程由于修路相当颠簸,却正好引人遥想了先人到达这里的艰难。
1941年,本地学者冯国瑞带着几位亲友同僚正式考察麦积山。他们特地选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出发,只有这时香客络绎不绝,可避开盗贼侵扰。他们第一天先是在离城60里的甘泉寺住下,第二天再步行至20里外的麦积山。按照提前确定的分工,几人有的为洞窟编号,有的抄录碑文,有的勘察环境。冯国瑞的侄子冯晨那年9岁。如今诸多细节都已经淡忘,他却还记得家中大人们从麦积山归来时的激动,“手舞足蹈,说个不停”。正是那次考察,将寂寥已久的麦积山石窟重新引入国人的视野。
矗立眼前的麦积山在周遭一片青翠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出。“麦积”得名于它酷似麦垛的山形。它的北面和起伏的秦岭相连,南面则是没有植被覆盖的陡峭山崖。上世纪80年代的“喷锚加固”工程结束后,裸露的山崖表面被覆盖上了一层10厘米厚的水泥,但依然仿照原来红色沙砾岩的外观。142米高的山崖之上,是密如蜂房的石窟,多集中在20米到70米的高度之间,需要通过凌空栈道才可以到达。早期开凿的石窟位于南壁西侧,后期则在东侧,中部山崖上的石窟则基本毁于隋代和唐代的两次地震。东西崖壁上,还各有一组体量巨大的佛像。
麦积山133洞窟,旧称“万菩萨堂”,入口处是宋代“释迦会子”的雕塑
正是麦积山石窟的完整和丰富,让冯国瑞等人的兴奋不已。从麦积山的遗存中,最早能看到北魏时代的作品,但从相关文献推测,麦积山的石窟营建应该始于十六国后秦,当时的君主姚兴便是虔诚的佛教徒。北朝时期,从北魏、经西魏再到北周,是属于麦积山石窟开凿的黄金时代。北魏先后定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阳。君王极度崇拜佛教,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都是皇家倡导开凿的。中间经过太武帝短暂灭佛,反而激发了人们山崖开窟以保存佛像的热情,北魏的麦积山洞窟近于总数的一半。
西魏的都城就在离麦积山不远的长安。魏文帝的皇后乙弗氏自尽在麦积山寺,之后根据史料记载,不仅在麦积山石窟“凿龛而葬”,她的儿子还在麦积山营建其他窟龛以作纪念。这又将麦积山的营建推上了一个发展高潮。北周时期则诞生有麦积山最宏伟壮观的洞窟——位于几乎最高点的“散花楼”。这是一个七间八柱式的大型宫殿式式洞窟,是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祖父祈福所建。
第一次考察,冯国瑞从东侧的栈道一直到了散花楼,接着又经过旁侧凿山而过的通道,到达差不多同等高度的隋代洞窟“牛儿堂”,再想往西走就无栈道可以通行了。“牛儿堂”的叫法源自这个洞窟口站立的天王鸠摩首罗天,他脚下踏一神牛,也就有了踏牛天王的称号。这间洞窟暗示了麦积山在洞窟开凿史上最后的辉煌。隋唐时代本是中国佛教艺术最为成熟的年代,但麦积山存留下的洞窟却异常少。这一是和频发的地震有关,二来可能唐代由长安通往西域的线路向北移动了一些,因此靠北的原州(今宁夏固原周边)一带出现了许多唐窟。
冯国瑞的侄子冯晨
宋代和明清,人们主要在前朝洞窟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和重绘。由于麦积山崖体上洞窟已满,新窟开凿转到了附近的仙人崖。整体说来,明清的佛教活动和现实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远离城镇的石窟就变得边缘化,被城镇中的寺院所代替。1939年,当冯国瑞开始为编纂《天水县志》而关注到麦积山时,那里除了本地乐于访古问幽的文人和附近有忠实信仰的乡民,已经鲜有人到达。
残破的栈道和险要的绝壁成为保护石窟的屏障。麦积山位于入蜀的通道上。秦人从这里向西南开疆拓土,当地也就保存有修建栈道的先进技术。四大石窟中,无论敦煌、云冈还是龙门,都存在人为破坏和掠夺。而在麦积山,除了个别洞窟有人类避难生活的痕迹,绝大部分只是受到自然环境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木质栈道在隋唐时被地震破坏,在明清时遭到野火所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有许多洞窟都不能进入。冯国瑞当时靠肉眼远望到的洞窟,后来证实有的只是木栈道朽坏后留下的桩孔。
1946年,冯国瑞再次来到麦积山考察时特地请了一位名叫文得权的木匠。他“倩挟长板,架败栈间,递接而进,至穷处,引索攀援”,进入到了西面崖壁上一个没有栈道的大窟。文得权还和冯晨回忆过当时进洞时的惊险:一股狂飙的气浪冲出来,原来是一群铺天盖地的鸽子飞出来。他忘记带手电筒,继而借着洞口的光亮,往里摸了摸,发现四壁全是佛。这个洞窟被证明就是宋人《玉堂闲话》中所说的“万菩萨堂”。它的编号为133,共有24尊佛像,28块佛像造像碑,墙壁上则全部贴满每个十余厘米高的影塑千佛。
扰动较少是麦积山石窟的幸运。尤其对于雕塑艺术而言,这里有绵延11个朝代、持续1600多年都不间断的雕塑作品。麦积山石窟因此有了“东方雕塑博物馆”之称。相比雕塑,麦积山的壁画则受损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它位于秦岭山区,常年湿度较大,壁画纷纷剥落。敦煌在干燥环境下留存有4.5万平方米壁画,麦积山只保存有1000多平方米;麦积山的泥塑、石胎泥塑和石雕造像有7800余件,大大多于敦煌2400多身彩塑的数量。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147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