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9-29·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2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在写作这项存在主义一般的行动中,孤独感与作家如影随形。好在历经重重艰辛及磨难后,如果作品足够好,它们最终会与读者见面。假若一位作家告诉你,他从来没有设想过读者的模样,从来没有关注过读者的反馈或评价,从来没有渴望过与读者进行交流,那只能说,这位作家过于腼腆或者不够真诚。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曾经分享过她的写作生活。她幻想有一位理想的读者,这位读者很耐心,又不过分耐心;他需要这本书,也很想读这本书,但如若她写得不够真诚,他就不会读。伊丽莎白认为:“写作是和这位读者共舞。”
较之与读者共舞这种亲密模式,乔纳森·弗兰岑认为作家与读者之间存在“契约”模式。他说:“作家提供文字,读者利用它们创造愉快的体验。因此,写作需要平衡自我表达和团体交流……每位作家最早都是某个读者群的成员,而阅读和撰写小说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维系一种联结感,为了抵抗关乎存在的孤独。因此,一本小说唯有在其作者能维持读者的信任时,才会获得读者的青睐。”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