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者来信(106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10-29·阅读时长5分钟

6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0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刘阿婆的晚年生活

前不久,我回老家帮父母收秋。刚到家没多久,就隐约听到隔壁刘阿婆家传来“都这样了还不快去医院”的埋怨声。刘阿婆两个儿子常年不在家,平日里只有他们老两口在,放心不下的我连忙过去看看。

刘阿婆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孙子都在,还有外甥、侄子等亲戚朋友也来了不少。大家聚在刘阿婆身边,七嘴八舌地劝说她赶快到医院看病。再一看刘阿婆,满脸淤青,有些地方还有流血的印迹。

原来,刘阿婆种了8亩玉米,因儿子们在外地工作,农活只有他们老两口收拾,老伴身体还不太好,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刘阿婆一个人身上。农活虽说有忙有闲,一般可以自己把握节奏,但抢收时节不等人。刘阿婆这几天忙着收秋,一个人连轴转也才掰了5亩地的玉米,又听到天气预报说可能会下雨,刘阿婆更是心急如焚:如果不能颗粒归仓,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因太过劳累,晚上刚要躺下休息的刘阿婆,一不小心从床边摔了下来,吓得老伴连忙给在外地的儿子、亲戚打电话,接到通知的儿子们连夜往家赶,拉着刘阿婆去医院,可她却因惦记着没收的3亩玉米而不愿去看病。

刘阿婆今年已经73岁了,怎么说也不应该再从事如此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但她不仅种了8亩地,平日里还养了十几只羊,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要说家里的两个儿子在外地都有工作,生活衣食无忧,刘阿婆老两口为何还要这么辛苦?

我把疑惑说给表弟,表弟却淡淡地说村里家家户户的老人不都这样吗?现在青壮年谁不出去打工,谁还待在农村?可青壮年走了,地还要种呀,主力自然变成了老人。而且,作为农民,谁忍心看着土地搁荒?

听了表弟的话,我无言以对。想想自己的父母,不是也和刘阿婆一样嘛。虽说生活好了,但他们还是无法享有退休生活,甚至从未有过退休的念头,仿佛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退休”这个词难道就应该与农民绝缘吗?(读者 关晓海)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陈寅恪

史心与人心

91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