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主随客便

作者:卜键

2019-10-29·阅读时长4分钟

165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5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哥萨克骑兵军官在中国北部的村庄。1893年1月7日《伦敦新闻画报》插画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夕,一位记者在文章中谈论如何接待外国运动员和友人,开篇就自豪地写道:“中国人做客和待客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我们是客人,一定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不给主人添麻烦;如果我们是主人,那一定要殷勤备至,主随客便,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这番话据说来自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很长时间内成为对外交往的一个姿态,也符合广交朋友、韬光养晦的准则。但这建筑在国家独立和满怀自信的基础上,19世纪中叶清朝的黑龙江,也曾上演过长长的一幕“主随客便”,令人不忍回眸。

客,是不请自来、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哥萨克武装和沙俄正规军。1857年的夏天,黑龙江左岸跑来越来越多的“客人”,有军队也有移民,以及他们的牛啊马啊羊啊鸡鸭啊,乘木排顺流而下,在左岸沿途布点。海兰泡本是一个中国村落的名字,俄人看中其地理位置,偷偷摸摸建了一个哨所,开始时百般遮掩,至此则有意大张旗鼓。穆督决定组建的阿穆尔防线分为两段,上中游的司令部就设在海兰泡,大批军队开来,很快就兴造了大批营房、官邸和普通住宅。清方一开始还热衷于统计新建房舍的数目,后来也就数不过来了。

穆督离开时,对阿穆尔防线第一分区司令亚兹科夫面授机宜:要他与瑷珲当局保持良好关系,经常性搞些两岸互访,接待副都统本人与属下要和蔼亲切,要送礼物;还命令驻防各连队友好接待到来的清军头目,同时派人进入瑷珲,“侦察那里是否在进行作战准备”。亚兹科夫久在穆督身边,自是心领神会。左岸土地肥沃,俄人在海兰泡一带广为开垦,大大小小的菜园子生机勃勃。吉拉明阿派人前往交涉,亚兹科夫一脸的诚恳,说国内来的人多,买不到蔬菜,只好自己来种。奕山等将此写进奏折,也是表明一直凛遵上谕,对边民管理甚严,没人卖给老毛子东西,逼得尔等不得不搞起大生产来了。咸丰帝阅后有些满意,再次训令:“一面妥为驾驭,毋令开衅,一面密禁沿海奸民私通贸易,断其接济。”至于如何对待俄国人的菜地,皇上没说,应包括在“妥为驾驭”中,那就是随他便啦。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294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陈寅恪

史心与人心

91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