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9-10-30·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770个字,产生6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
传统历史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断代史,代表作为班固所著的《汉书》和黄仁宇撰写的《万历十五年》。另一类是通史,代表作为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和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撰写的《全球通史》。这两类历史书都以古人留下的文字作为研究素材,很少涉及文字出现之前的世界。
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文字出现之前的所谓“史前史”也被纳入了研究范畴,历史研究的时间尺度被极大地扩展了。再加上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成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研究得更加透彻,历史研究的内容广度也被大大拓宽了。因为这两个原因,美国历史学家贾瑞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这才能够写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样一本奇书,试图用这3件事物来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本书的成功带动了一个新的风潮,一大批以人类这个物种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书相继出版,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就包括那本火遍整个中国的《人类简史》。不过,这类历史书大都止于现代智人,顶多再加上一点古猿的历史,很难再往前延伸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解释人类的一切,仅仅止步于灵长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继续往前走。问题在于,向前延伸多远才够呢?700万年前的那次猴猿分家?抑或是6500万年前发生的恐龙灭绝事件?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认为这都不够,因为他相信世间万物互为因果,要想弄清楚人类的一切,就必须顺着这条因果链一直追溯到世界的源头,从宇宙的起源开始讲起。
《起源:万物大历史》
克里斯蒂安于1946年出生于纽约,之后分别在尼日利亚和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本科上的是牛津大学,之后又在牛津拿到了俄罗斯历史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去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讲授俄罗斯民族史,却在那段时间里开始琢磨如何拓宽历史研究的范畴,将世间万物全都包括进来。1989年,他正式开课,为历史系新生讲授“大历史”(Big History)。这门课从大爆炸开始讲起,把星系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放在同一个参考系里加以研究,得出了很多令人惊讶的结论。
比如,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封闭系统的熵都是要增加的,这就意味着这个系统内的有序程度只能越来越低,最终变为一片混沌。但克里斯蒂安用令人信服的证据解释了生命是如何在这种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这一过程不但不违反熵增定律,甚至还是这一定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20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