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若茜
2019-12-13·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69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韩国作家赵南柱
据一项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1982年出生的韩国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名字是“金智英”。可以说,每个韩国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叫金智英的朋友。韩国作家赵南柱的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写的就是这样的她,有着再平凡不过的名字,过着最普通的人生。
赵南柱写这本书的2016年,金智英34岁,三年前她结了婚,夫妻二人和刚刚满周岁的女儿租住在首尔郊区一间80平方米的公寓里。孩子的出生使金智英离开公司,成了一名全职妈妈。像每一个全职妈妈所要面对的现实一样,她不知不觉间中断了过去的大部分人脉关系,重新发展出的社会关系全部以孩子为中心。在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中,金智英的精神状况失控了。
整个故事由这里开始,但并没有接着讲下去,而是回到了金智英的童年,开始了像流水账一样的讲述。1982年,金智英出生在首尔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从小她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氛围里,家里的一切都要优先弟弟,她和姐姐则只能平分剩下的资源,一把雨伞,一条被子。上小学的时候,邻座的男生总是恶作剧,她向老师哭诉,得到的回答是,男孩子就是这样,越是遇到喜欢的女生就越会欺负她。在学校里,不论是吃饭还是竞选,所有的活动都是男生优先。到了中学,像大多数女生一样,金智英对喜欢动手动脚的男老师、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忍气吞声,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更是无处不在……
金智英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于赵南柱生活里的人,因此,她的写作并不是以某一个人作为原型。但她发现她的身边有很多很多的“金智英”,她和她们聊天,在各种亲子论坛、资格考试的论坛和创业论坛搜集她们的故事,积累故事中的细节。两个月的时间,她把众多的“金智英”捏成了一个金智英。
金智英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作者的讲述方式也极其的普通,似乎是有意识地在保持着同一声调的平铺直叙,简单、枯燥,作者自己也曾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她书中的语言。很多人觉得,相比小说,它更像是一份社会学报告。但就是这样一本小说,在韩国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册,成了近10年内罕见的畅销书。它的出版甚至被评为2017年韩国社会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82年生的金智英》
评论者们认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力量就来自它的普通,来自它最具普遍性的故事,它可以让每一个人在其中找到自己,每个人都认识金智英,而每个女人也都是金智英,在韩国如此,在日本、在中国,甚至在欧洲也都如此。我们很难仅仅把金智英的故事概括为“一个韩国女性的成长经历”,而不把她当作自己。
赵南柱说,她写这本小说的第一目标就是希望记录女性生活的现状,她还希望能为更多的女性记录她们看似毫无特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于是,此后她又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她的名字是》。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不同的是,《她的名字是》展示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领域的女性们各自的经历。从9岁的女孩儿到69岁的老人,赵南柱继续以聊天的方式搜集她所需要的素材。她经常选择时下某一个热门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因此谈话很像采访,故事则很像报道,一如既往的朴素。
她说,相比写作的过程,倾听的过程更愉快、更悲伤也更艰难,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女性开始的讲述都很平淡,“我没什么特别想说的”,或者“我的经历没什么特别的”之类,“但那些经常发生的情节,却也是特别的故事,有时还需要特别的勇气、决心和斗志”。
以下是本刊对《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进行的专访。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70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