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间椅子:权力、身份与情感

作者:徐菁菁

2019-12-20·阅读时长13分钟

101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73个字,产生8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椅子是历史的见证者。196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竞选电视辩论,肯尼迪和尼克松坐的是瓦格纳设计的圈椅


不只是家具

作为家具博主,新家的装修对于苗露来说自然意义非常。如果要为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提炼一个灵魂,那么,它是一把椅子。在苗露长长的椅子名单上,闪耀着一连串20世纪设计巨匠的名字。“乔迁之后,一定要买一把他们的名作来镇宅。”她曾经不止一次地这么想。

今年4月,苗露参观了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巴黎的住宅。柯布西耶所用的家具大多是包豪斯时期的产物。苗露被那种朴素而生动的美感击中了。最后她选择了一把D42魏森霍夫扶手椅(D42 Weissenhof Armchair)。白亮坚冷的钢管弯曲成简洁的悬臂椅架构,温柔的米色藤条编织成舒适的靠背和坐垫,这是包豪斯设计巨匠路德维西·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927年的创造。

苗露把这镇宅之椅放在客厅主沙发的一侧,靠着维纳·潘通(Verner Panton)设计的二手杂志架。有时候,享受椅子的是苗露自己,她喜欢盘腿坐在上面。有时候,她的猫会占据这方小小的领地。两种情形,都恰到好处。

选择一把属于自己的椅子是一场仪式。审美品位包裹着外人无从猜想的私密内心。“椅子不像家具,更像是建筑,它很独立,很完整,它不需要搭配。它有自己的个性,又很稳定,它有很强的自洽性,它是能够拟人化的。”苗露说,她是一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从小,她讳谈死亡,这一终极的孤独会吓得她睡不着觉。她无数次想象,自己应以何种姿态面对那个时刻。至少,此刻的答案是:“坐在一把喜爱的椅子上,手抱金猫的安详状态。”一把椅子的拥抱和陪伴,“是的,这听上去很扯,但人到中年,总会痴迷上一些东西,不唾手可得,也不遥遥无期,这大概是所谓‘爱好’,用来和一些不可抗力和解”。

人们总在试图赋予物品额外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少有物件获得的意义能够和椅子媲美:椅腿、椅背、搭脑,我们用人体部位的名字来为它的各个构件命名;它属于我们,又独立于我们;我们依靠它,躲藏在它的怀抱里,甚至直接默认它为人类的分身或映射。

荒诞派戏剧之父尤金·尤涅斯库(Eugene Ionesco)写过一出代表作《椅子》。孤独居住的老年夫妇要开一个讨论人生真谛的演说会。两人喋喋不休地说着,倾诉对象却只有椅子。越来越多的椅子占据了舞台,原本处在中心的演员则被挤到了边缘。尤涅斯库说,这出戏的主题不是老人,不是人生的挫折,而是椅子本身。他在用“椅子”展示信仰缺失的情境下,现代人狂躁不安、精神无所归依的生存状态。去年,英国艺术家尼格尔·罗尔夫(Nigel Rolfe)来北京待了五天,做了四场行为艺术表演。这些表演几乎都用到了椅子。其中的一场,罗尔夫在美术馆的花园里,放火烧了把椅子。有评论说:“罗尔夫烧了那把中式扶手椅,看到火熄灭之后那伫立在冷风中的椅子残骸,仿佛看到经历各种病痛、垂垂老矣的自己。”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761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一把椅子开始

踏访包豪斯百年之路

935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