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包豪斯家具的变奏

作者:悦涵

2019-12-20·阅读时长6分钟

229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4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衣柜“T1 113”


实习记者/李明洁

文/悦涵

包豪斯在德国的14年间,刚巧也和20世纪早期改革和试验的理想时期重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下的艺术真空里,不仅建筑、艺术领域渴望新的改变,在住宅和家具设计领域,也有同样的渴求。这时期,包豪斯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他们做出的一些家具,形式和功能的结合已经形成充满张力的统一体,到今天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经典。

这其中最出名的,或许是木器工作坊出身的马塞尔·布罗伊尔创造的划时代的钢管家具。这件家具之所以是现代主义家具史一个很大的突破在于,它合乎功能,并且是为了工业化批量生产而做的设计。典型化、标准化与批量生产被提升为包豪斯的指导性原则,而又不忽视社会的条件。

然而,在创造了经典的钢管之后,马塞尔·布罗伊尔仍然回过头去,用木材制作家具。他1926年设计的浅颜色、匀质亚光漆外观的衣柜,人们在今天的家具市场上,似乎仍能遇到很多相似。而他的钢管家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很多生产商大量生产,更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圣品。

1933年,包豪斯关闭以后,许多包豪斯成员移民到了英国和美国,在那里,包豪斯的理念不仅继续存在,而且通过芝加哥“新包豪斯”的建立以及在不同艺术学院里包豪斯成员的影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之后的设计师们,继续将材料利用、工业化生产流程创新,诸多经典的家具作品,也一一出现了。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的基柱,它从德国开始,散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文化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风貌。如今,马塞尔·布罗伊尔提倡的光滑干净外观仍然有诸多应用,在今天的家具领域,包豪斯影响的历史仍尚未终结。

衣柜“T1 113”

马塞尔·布罗伊尔作品。它有着黑条樱桃木饰面的外观和把手,形成一种根本不同的、更传统的外在样式,使人联想到彼得麦式样的家具。而柜门和抽屉前脸的浅颜色、匀质亚光漆质地,通过窄红条更有效地显示出衣柜的结构框架。这件衣柜的制作来自于艺术史学家路德维希·格罗特的委托,他也是包豪斯和德国现代艺术最有力的捍卫者之一。1927年,马塞尔·布罗伊尔也布置了他在德绍的寓所。

文章作者

悦涵

发表文章20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58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一把椅子开始

踏访包豪斯百年之路

935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