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芃
2020-03-04·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80个字,产生134条评论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21个推荐 粉丝918人
在古建筑里发现中国
1178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A1pha划线
08-10 07:49
从山门、三圣殿到主殿,说它们像套娃,因为是清一色的单檐庑殿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这种屋顶也是高等级的象征,一以贯之三个庑殿顶更是非常罕见,齐齐整整地排列开,从大屋檐到大斗拱,肃穆大气,没有一点多余的细节,辽式建筑的精髓都在其中。
08-10 07:47
善化寺现在的地基水平面仍保留着唐代的基础,这个地基比寺院外围现代的马路低了近3米,所以善化寺在整个古城的水平面上,是一块低洼的地方。
08-10 07:45
善化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唐,玄宗时叫开元寺,到了五代之后改名大普恩寺。公
孟大胖划线
08-01 07:52
宋构柔美、纤细,更具装饰性,即梁思成所谓“醇和”之风;辽构舒朗、敦厚、豪迈、简洁,再加上辽代人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喜爱“豪劲”之风就更顺理成章了。
07-10 19:07
辽的建筑没什么创新,主要是传承,不像宋建筑有更多巧思和变化。但从我们今天看整个建筑史的角度来说,辽的价值太大了,它为我们保留了很多唐代建筑的样式,所谓‘辽承唐风’就是这个意思。”与同时间段的宋代建筑相比,宋构柔美、纤细,更具装饰性,即梁思成所谓“醇和”之风;辽构舒朗、敦厚、豪迈、简洁,再加上辽代人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喜爱“豪劲”之风就更顺理成章了。
与同时间段的宋代建筑相比,宋构柔美、纤细,更具装饰性,即梁思成所谓“醇和”之风;辽构舒朗、敦厚、豪迈、简洁,再加上辽代人独特的游牧民族文化,喜爱“豪劲”之风就更顺理成章了
07-10 19:06
辽的建筑没什么创新,主要是传承,不像宋建筑有更多巧思和变化。但从我们今天看整个建筑史的角度来说,辽的价值太大了,它为我们保留了很多唐代建筑的样式,所谓‘辽承唐风’就是这个意思。
07-10 19:05
有学者指出契丹族有拜日的传统,所以佛寺是面东的,北京(辽时为陪都南京)同代的云居寺、戒台寺也是如此,但也有坐北朝南的反例。
07-10 19:03
在唐代,善化寺是皇家寺院,规格等级很高。虽然在建筑上已经找不到唐代痕迹,但院落的规制大抵延续了下来。一进入山门,正对着的是三圣殿,穿过去则是主殿大雄宝殿,三座建筑坐北朝南,体量逐次增大,一个比一个高,像是一套三层的俄罗斯套娃似的码放开来,东西两侧分别有两个朵殿,大雄宝殿前又东西对峙着文殊阁与普贤阁。王南指出这种格局就是“中广殿而崛起,傍层楼而对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佛寺格局。但除此之外,佛寺还有更多流行的格局。比如东汉洛阳的白马寺、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都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正定隆兴寺是前殿后阁的格局,蓟县独乐寺则是以高阁为中心的。随着佛教越来越汉化,佛寺的格局也逐渐趋于统一——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从
07-10 19:01
公元1122年,也就是辽末保大二年,辽金之间展开了一场大战,很多建筑都毁于这场战火,最终辽败于金。在大同的历史上,这场推动辽金更迭的战争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所说的大同辽金建筑都与之相关,有些台基是辽的,大殿则是金的,其中既有战火的原因,也有朝代更迭之后要推翻前朝建筑、兴建本朝建筑的原因。就这样,在大同的这些古代建筑中,辽与金的元素总是混杂在一起,但总的来说,还是辽式的影响更大,毕竟曾是盛极一时的“五京”之一——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