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东击西
2020-03-13·阅读时长2分钟
主持人:兆音,BBC驻华盛顿记者
嘉宾:果蕾,研究记者心理创伤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前记者
张妍,美国媒体《USA Today》访问学者,记者
记者会因采访产生哪些心理障碍?
身为中国人,在美国的新闻编辑室孤军奋战是什么滋味?
记者工作背后遇见的真实而残酷的事件有哪些?
汶川地震、新冠肺炎……当不幸发生时,除了消防员、医生、警察等参与救灾的第一回应人,奔赴一线的媒体记者同样也是灾难场景和救援过程的目击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作为新闻读者,我们为铺天盖地的灾难新闻感到沮丧和痛苦,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以客观、公正形象出现的记者心中不为人道的“负能量”。
本期声东击西邀请了果蕾和张妍,三位记者抱团做了一场集体治疗,聊了聊记者少为外人道的心理创伤。
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来讨论,这一期先来听听记者会产生哪些心理困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处境会给记者带来哪些影响?
观点摘录
1. 你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和采访对象打交道,换取他们的信任,尽管你心里可能并不认同他们,但是你依然要摆出非常公正或者非常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去贴近他们,尝试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天平是非常难拿捏的,在这方面我没有从我的职业生涯中获取过任何专业的帮助,而是不断地通过和我的编辑、和我的团队伙伴一起像吐槽一样偶尔聊起这些事情,从彼此的支持中获得一些安慰,但大多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孤独的。
2. 人们还是对记者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去伸张所有的正义,希望他们有无限的精力去关注无限的事情,但同时每个人又只想让一个报道只支持他的观点,但有时没有办法报道某件事,因为这只是一个小的事件和案例,只是一个个案。
3. 我作为一个在英文媒体里的中国记者,是希望打破英文媒体对中国的刻板性报道,是希望里面会有更多体现中国复杂性的内容的。但我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位置,因为确实你的编辑或你的同事可能没有那么了解中国,甚至家人朋友都怀疑你对中国的忠诚性。我很多时候感到左右做人难,我刚好在中间,各种人的拳头都打在我的身上。
编辑/ 林子琪(实习生)丝桑 剪辑/张熠佩(实习生) 设计/秋雨
|声东击西|
这是一群驻外记者为你带来的播客。这里讨论城市与未来,电影与现场,也谈论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的变革。这里有一手的现场观察和体验,有趣有料的话题探讨,还有不定期出现的神秘嘉宾。
世界宽广,但人们被日常所限,那就让作为记者的他们,为你推开意想不到的窗户,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触及不一样的信息,激发不一样的思考。
本节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