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等质量黑洞在哪里?

作者:苗千

2020-04-08·阅读时长4分钟

95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2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艺术概念图)


如今,大多数人对“黑洞”的概念已经不感到陌生,这是一种在宇宙中常见的天体。虽然在本质上大体相同,但研究者们依据黑洞所产生的时间和环境把它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其中一种类别的黑洞不仅极为稀少,对于宇宙学研究来说也最为关键,这就是中等质量黑洞(Intermediate Mass Black Hole)。

天文学家们把黑洞大体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超巨型黑洞,其巨大的黑洞质量在数百万个太阳质量到百亿个太阳质量之间,大多数居于星系的中间;第二种是恒星质量黑洞,大多是由死亡的恒星内部发生了引力塌缩而形成;第三种是所谓的迷你黑洞,人们认为这种仅在理论上存在的黑洞产生于宇宙诞生初期。最为神秘的则是质量介于超巨型黑洞和恒星质量黑洞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科学家们认为中等质量黑洞是宇宙演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但是看上去它们在宇宙中极其稀少。

中等质量黑洞究竟在哪里,它们为什么会如此稀少?这已经困扰了科学家们很长时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恒星质量黑洞,它们都是由死亡的巨大恒星发生引力塌缩而形成。更为惊人的超巨型黑洞也不少见——这些黑洞大多数处于星系的中心。人们认为这些黑洞大多形成于宇宙形成初期,那时宇宙更小,物质分布更紧密,更有利于黑洞的生长。但是从宇宙观测结果来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却极其稀少。黑洞的演化为什么会走上两个极端?

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中等质量黑洞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中等质量黑洞对于宇宙学研究又至关重要,它是很多有关宇宙演化问题的重要线索。有人认为,中等质量黑洞稀少,是因为它们不易被察觉。相对于那些通常居于星系中心,非常活跃且易见的超巨型黑洞来说,中等质量黑洞显得非常安静,因为这种天体通常位于星系的外围区域,附近并没有太多物质供其吞噬,也不能产生出足够强的引力把周围的天体吸引到自己附近。

文章作者

苗千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6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被疫情改变的我们

891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