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两面人

作者:卜键

2020-04-08·阅读时长5分钟

6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23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860年8月21日,被英法联军攻陷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前景是防御工事鹿砦(FOTOE供图)


6月4日,俄国公使伊格纳提耶夫离津南驶,本打算4天后赶到上海,谁知乘坐的舰船不给力,整整用了10天。那是俄美亲善的时期,小伊抵沪后,应邀下榻于美国领事格理德的寓所,华若翰公使恰好也住在那里,二人很快取得了一致,决定在即将发生的英法侵华战争中严守中立,“只有在特别有利的情况下,才充当交战国之间的调停人”。小伊希望两国发布一个联合声明,华若翰没有答应——知道英法方面对沙俄的反感与戒备,无意于与之捆绑得太紧。

其时额尔金与葛罗尚未赶到,伊格纳提耶夫积极展开与两国在沪大员的交往,结果是处处遭受冷脸。尤其是英国公使卜鲁斯(一译普鲁斯,额尔金的弟弟),“急躁、傲慢、充满大不列颠式的成见和自负心理”,“无法掩饰他对俄国的仇视,他认为俄国是造成去年英国军队在大沽口失败的罪魁”。而法使布尔布隆则显得平庸,跟在英国人后边亦步亦趋。

驻沪主持与各国谈判的,是刚刚升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薛焕。此人精明练达,道光末以一介举人选授金山知县,历任苏州知府、苏松太道、江宁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常驻上海,与外国人打交道甚多,算是较早办理洋务的务实派。清廷以办事不力撤掉两江总督何桂清,提升与英美法使领相熟的薛焕为钦差大臣。薛焕从华若翰口中得知俄使抵沪,即派华商杨坊等密行打探,将得到的情报飞奏朝廷:

卜酋、布酋经该商等于有意无意间再四譬解,劝其不必带兵北行,正在尽力筹谋。今因俄酋到此,极力怂恿英法打仗,并云在京日久,述及都门并津沽防堵各情形,言之凿凿,谆告卜鲁斯、布尔布隆不必误听人言,二三其见,竟赴天津打仗,必须毁去大沽口炮台,和议方能成就。而卜酋、布酋为其所惑,主战之意愈坚,有不候额尔金、葛罗到来,即行北驶之议。俄酋又许同去……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94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被疫情改变的我们

891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