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若茜
2020-04-08·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76个字,产生5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视觉中国供图)
2月底的一天,雪君去单位值班,疫情导致的延迟复工还在继续,每个出门的人都绷紧着神经。为了减少在路上感染的风险,老公田雨答应接她下班。可是雪君始终没能把人等来,电话也打不通,她有点儿生气,宅在家里还能有什么理由没来?无非就是忘了。回到家,推开门,她整个人呆住了。
田雨趴在客厅的地上——为了增加运动量,他用家里的一根吊杆练引体向上,结果失手摔在了地上,整个人都动弹不得。眼镜和手机飞落到远处,人就像是丢了眼睛和嘴巴,没有办法求救,他只好默默等待。雪君的身上还穿着羽绒服,口罩也没摘就跑了过去,她慌了。如果没有疫情,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反应也许会像是按下快进键,在开始进行思考之前就打120求救,向朋友或是邻居求助。但是,疫情按下了慢进键,它让人不得不排除掉一些选项,变得顾虑重重。
他们夫妻二人用了很长时间向朋友征询建议:毕竟是下楼取趟快递回来都恨不得把全家消毒一遍的非常时期,医院还能去吗?不去行不行?后来,一位年长的朋友提醒说,他很可能摔成了骨折,如果伤到的地方是颈椎和腰椎,那可耽误不得。两个人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叫了救护车。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了,积水潭医院的急诊室里人很少,疫情把人处理日常病痛的需求压抑到了最低,能忍则忍,谁也不愿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田雨一到医院就哭了,他知道雪君是个谨慎的人,立春那天,她的颈椎病犯了,头晕恶心地在床上躺了20多天也没敢去医院一次,如今却义无反顾地陪着他在急诊室里跑前跑后,他不知道如何表达。雪君说,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周的时间,他们前后跑了三趟医院。最终的确诊结果是胸椎、腰椎和骶骨三处骨折,医生不建议手术,要求他回家静养。
就这样,田雨一直躺到现在。雪君说,她从没有如此长时间地和丈夫在一起毫无间隙地相处过。婚后不久她就当了妈妈,平时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她和丈夫都要坐班,每天相处的时间不长,独处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是为了让老人和孩子避开春运提前回老家过年,他们俩又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选择留守在北京,恐怕还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两个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提前步入了需要互相搀扶的老年生活,而且还是加强版——先是她躺在床上需要照顾,紧接着又换队友倒下,她成了24小时待命的陪护。
田雨躺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雪君帮忙:喝水、吃饭、洗漱,手机够不着了,眼镜找不到了……雪君每天变着花样地做一日三餐,每顿饭菜都不少于5种,想让一个长期卧床的人吃得舒服又利于恢复也并不简单。除此之外,她要帮他做些简单的按摩——腿部的和心理的。躺的时间久了,人难免会胡思乱想,万一恢复不好怎么办?到了夜里,田雨起夜上厕所,雪君还要帮忙端尿盆,起来一次,她至少要用半个小时才能再次入睡。疫情期间虽然不用去单位上班,但雪君宅家办公的事情堆积如山,也并不轻松。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70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