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芃
2020-04-08·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59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赵半狄抱着一只鸭子出现在某活动上
从过年开始,赵半狄在新加坡已经待了两个多月。因为有家人、朋友在那边,他时常会到新加坡小住一段时间,多为一周、十天,从没有过两个月这么长。原本计划度假结束后回北京继续筹办下半年的个展,但在疫情面前,一切计划都只能服从于变化。
上一次个展是在三年前。2017年8月,赵半狄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过一次回顾展,这是他职业艺术生涯3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个展。他把展览取名为“中国Party”,一方面因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30多年,他想把其中的酸甜苦辣融汇成一场“奇异派对”,因为“社会其实就是一个party”。在展览中,时装、影像、绘画、行为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很丰富也很热闹。另一方面,他希望每一个来看展览的人都像是来参加一场令人愉悦的派对,把社交聚会变成一种艺术。
在我的印象中,赵半狄总是聚会中耀眼的明星。他会为了展览或派对精心准备服装甚至道具。有一回,他带了一只鸭子去参加活动,又白又胖,特别可爱,每个人都想抱着那只鸭子拍照,鸭子成了当天的明星。
赵半狄喜欢活色生香的生活状态,不但把自己的展览办成一个大派对,也会时常召集一些朋友,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举办小派对或是简单的聚会。“我希望我对社交和聚会是抱有热情的,我不想活成凡·高那样。”“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凡·高的时代有微信朋友圈,他可能会疯狂‘晒’他的画,虽然他有社交障碍,但他的表达欲是非常强烈的,他这么勤奋地画了这么多画,是希望被人看到、被人认可的,然而没有。”
在决定与赵半狄聊“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时,我预设了两个问题:在社交疏离后,是否会重新思考一下这种可能并不真实的朋友圈和艺术圈的社交关系?又是如何在没有社交派对的时候与自己相处的?他的答案某种程度上推翻了我的全部预设。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91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