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非洲别墅里的中国电信诈骗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1-03·阅读时长12分钟

285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45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6年4月13日,北京首都机场,第二批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从肯尼亚押解回国

文/于杰

46号别墅的火灾

如果不是一起发生在非洲的意外火灾,或许会有更多中国大陆居民因为一通电话而财破人亡。

2014年11月29日,肯尼亚内罗毕“46号”别墅起火。火情被控制后,肯尼亚警方觉察到屋内有蹊跷,一共有30余名中国人居住在这个两层别墅内,现场还散落着几十部电话、语音网关和电脑等物品。肯尼亚警方马上起疑此处是一个电信诈骗“窝点”,他们以涉嫌“非法架设电信设备罪”逮捕了在场的23名台湾犯罪嫌疑人和13名大陆犯罪嫌疑人,这些犯罪嫌疑人随即被遣返回中国。

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金融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孙晴是此案的检察官,她对本刊记者讲述了由此引发的系列案件。她告诉我们,以嫌疑犯从案发地肯尼亚被押解回国的时间点——2016年4月13日为节点,这一案件被称为“4·13”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她说,在这次押解过程中,肯尼亚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中有多人频繁要求上厕所,形迹可疑。随后,一部手机在机场停留区厕所内被发现,多条可疑电话和短信曝光,号码显示来自中国的台湾地区和大陆。当地警方按图索骥,三天后,另一个疑似电信诈骗窝点“201号窝点”浮现,张凯闵、林金德等22名台湾犯罪嫌疑人和19名大陆犯罪嫌疑人落网。

戏剧性的是,在甄别张凯闵、林金德管理的“201窝点”的电子证据时,恢复的电脑数据中又现可疑,其中一些“返乡订票记录单”显示,该窝点的负责人及其部分成员曾在2012年两度进入印度尼西亚。之后查实,部分人员在来到肯尼亚之前曾在印度尼西亚两度进行电信诈骗。随后,11名曾在印尼参与电信诈骗、而后返回大陆未赴肯尼亚继续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又陆续被缉捕到案。至此,因为一场意外的火灾,远涉非洲的两个跨境电信诈骗窝点曝光,相关的77名犯罪嫌疑人、物证均交由大陆警方遣返回中国。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了这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诈骗窝点为台湾人组织,招募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赴肯尼亚充当“话务员”。他们假冒北京、上海的公安及检察机关人员,通过越洋网络电话,以审查中国公民个人账户的名义骗取总额达2900余万元的赃款。受害者来自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共185人,其中金额最高的一笔案额超过400万元。

这种骗术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类似的骗局就已出现在台湾地区。20年间,它从台湾传入大陆,荼害无穷,因遭遇电信诈骗而家破人亡的惨剧频频发生。2015年12月,河南一雄姓菜农因被台湾诈骗分子骗走了1万元,在汇款的农业银行门口上吊自杀,他原本希望用存下的这笔积蓄做点小生意改善生活。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2016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还有一名来自吉林的女士因电信诈骗而跳楼自杀,犯罪分子骗走了她丈夫的死亡抚恤金。

“4·13”诈骗案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77名被抓捕并遣返的犯罪嫌疑人中,44名是中国台湾籍。而在近年破获的多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中,中国警方也发现,类似的诈骗分子中有很大比例是台湾籍人士,且多为团伙头目或领导层级。而据公安部门统计,2015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金额222亿元,其中100多亿元被卷入台湾。而在2014年,107亿元电信诈骗赃款有80余亿元在台湾被取走。

2017年12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了此案。作为窝点组织管理者的两名台湾人张凯闵、林金德刑期最长,均领刑15年。这也是跨境作案的台湾电信诈骗分子首次在大陆被审判。


2016年8月5日,肯尼亚法院于当日上午9点对电信诈骗案进行宣判,并在当天判决后将所有涉案者遣送中国大陆

“电脑手”、“警察”和“检察官”

去肯尼亚前,台湾人王玮琨对外声称,他要去一个非洲的“公司”上班。王玮琨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在台湾投资失败,债台高起,为了挣一笔“快钱”,他在2016年10月来到肯尼亚。

肯尼亚时间每天凌晨3点,王玮琨就开始了工作。这家“公司”按照北京时间作息,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因为能力优秀,王玮琨在“201号窝点”担任“三线”话务员,他在二层楼有自己的单独房间。等级次之的“二线”话务员两人一个房间。“一线”话务员有十余个,他们一起挤在一层客厅里接听电话。“一线”话务员多数由大陆人担任,他们技术不甚熟练,到非洲先培训,每天记背“话术单”。

一天的诈骗工作由“电脑手”开启,由他按下发送键,成千上万条语音包信息从“公司”的网络电话平台飞出,穿过大陆运营商的通讯线路,到达被选定的大陆手机号。“您的医保信息被泄露”“您有一个快递未查收”,语音包先抛出诱饵,接听者随后会听到一句“要了解更多信息请按9键”。

担任“电脑手”的台湾人刘泰廷在庭审现场供述,窝点管理者一天指定一个要诈骗的省份,如选定了山东,他就会查询山东手机的号码段,系统即可群发语音包信息。

海量诱饵被抛出,若有人咬钩,“一线”话务员就登场了。他们自称是快递公司或医保局的工作人员,发现来电者的“快递里是护照”或“医保卡消费异常”。电话那端往往会质疑,表示自己并未办过签证或近期未使用医保卡。“一线”话务员这时会说:“您的个人信息已泄露,如需报案,请按×键……”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看懂大英博物馆

在一座建筑里思考整个世界

1574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