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师又提到希望孩子和比他各方面差的人好做朋友,这样压力小。我总觉得这个看似充满关怀的观点其实不那么公平。一不得不说老师理想主义,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和比自己好的人做朋友?这样最终大家都找不到朋友。我觉得老师的引导应该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学习成绩只是其一,因此和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也许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其它的闪光点,比如他体育好。我们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的目光,而不是因为你比我差,帮我建立自信才和你好。这样不是更加居高临下地把别人当工具人吗? 3关于老师提到的喜欢从理论来讲述情感。关于理论我学到的和老师的不太相同。老师说现代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建议老师读一下英国社会学大神Anthony Giddens的书,他首先提出后现代性(post modernity的特点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焦虑anxiety,而不是现代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的阶段。所以我们现在的不确定性其实不是现代性的特点。建议老师可以从后现代性的理论出发研究情感社会学。
02-12 21:13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