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眼前的云南大学,古朴的大门至今藏在参天的密林之中。而翠湖旁的柏油马路两边高楼林立,两条小巷于上世纪90年代拆除,如今是名为“俊园”的一列写字楼,老照片中层层叠叠的砖瓦房全无踪影。史语所在这里时,众教授像在蒙自一样,边在翠湖边散步,边谈论时事。但战争的危险时刻都在,自1938年9月后,日军为了切断云南与外界的联系,破坏滇越铁路与滇缅公路,开始轰炸昆明,日军军机时常整列飞过昆明上空,投下飞弹,联大师生和市民便逃向郊区避险,“跑警报”成为家常便饭。“清晨上课不久,7:15警报至,偕恪随众出。乃北行,至第二山后避之。12:30敌机九架至,炸圆通山未中,在东门扫射。”吴宓的日记里曾记录下他和陈寅恪一同躲避轰炸的场景,“时宓方入寐,恪坐宓旁。是日读《维摩诘经》完……2:00与恪在第二山前食涂酱米饼二枚。”

06-10 14:19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