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沈老师说的,也许不用放弃对世俗意义成功的追求,但一定得留20或30是用作那种也许“无用”会令自己开心充实的事上。我想起孔子说他那个时代都在为别人学习没人为自己学习。他的意思是大家都在为功名利禄KPI学习,而没人为自己想学有兴趣想成长而学。同理我们当今社会的人确实应该给自己留一些“扯闲篇儿”的事,也不能说那些事无用,其实能令自己充实和愉悦难道不是最大的用处吗?另外,非常崇拜张老师,太高尚与伟大了。感觉张老师的理念是把农村学生当作一个有感情有尊严有理想的人来看,而不是一颗螺丝钉一个工具。
07-03 13:30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