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经历上的反差性,正是东南欧诸国(也包括中东和亚洲国家)无法被包括进德法两国基于西欧经验建构的“一战”历史共识的主要原因。从1918年底到1923年,当西欧诸国已经可以相对松弛地咀嚼和平之果的同时,惨烈的内外战争依然在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和沙皇俄国昔日的领土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在这段被西欧视为“战后和平”时代的年月里,在东南欧和中东有400万人死于武装冲突,超过英、法、美三国在“一战”中伤亡的军人总数之和。彼时他们追逐的目标,正是由威尔逊所倡导、而在今天已经被马克龙所扬弃的民族自决和民族主义。正如凡尔赛和平曾将这些民族视为“他者”,他们也不在马克龙的历史时态中。
12-06 15:33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