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上世纪20年代街边糖水铺的百花齐放,让糖水老板们意识到不仅自家糖水需要与众不同,客人的体验和丰富品类也非常重要。于是他们放弃街头,走进门店,改名甜品店,增加除糖水之外,更多的风味甜食。30年代西餐的到来,让甜品店老板们学习到品类的定义可以不限于中国。天津楼最早开始引进西式汽水、冰镇牛奶和冰西瓜果盘,而后各家店铺纷纷效仿。90年代TVB的成功,则从意识形态上挑战了甜品店老板们。他们意识到年轻一代或许要求的不再是口味,而是一种更高的精神价值。这让包括何剑生在内的老板们纷纷开始思考,如何尽可能让自己跟“潮”和“酷”这两个字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没有任

08-29 08:1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