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鱼讲究太多,鱼头朝谁,翻不翻身,谁先动筷子,谁吃鱼尾,因地而异,异常繁杂。毕竟在古代,能吃到鱼肉的大多是“中产阶级”以上,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的就是这河鲜的价格,自然不菲。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的“脍”,说的就是鱼糜,是生鱼所切出的细肉。一句话简明扼要,道出吃鱼的最高境界。清代文人仙侣,后改名为李渔,足见他对鱼的钟情,在《闲情偶寄》中,他写道:“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然二美虽兼,又有所重在一者。如鲟、如鲫、如鲤,皆以鲜胜者也,鲜宜清煮作汤……鱼之至味在鲜,而鲜之至味,又只在初熟离釜之片刻,若先烹以待,是使鱼之至美,发泄于空虚无人之
08-29 10:41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