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哀伤是爱”:失独家庭心理重建调查

作者:徐菁菁

2020-09-03·阅读时长27分钟

709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945个字,产生2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5年5月9日,浙江的一户失独家庭里,孙子在安抚哭泣的奶奶


穿越迷雾

6月22日,刘新宪和妻子准备好鲜花和一只写着“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的气球,驱车来到离家10分钟车程的墓园。这条路,他们走过无数次,未来还将走无数次。12年前的这一天清晨,他们推开16岁独子刘丹的房门,惊愕地发现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刘丹的墓碑四周种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像往常一样,夫妻俩除草、施肥、浇水。做完这些,他们会向孩子诉说自己的近况。最近半年,刘新宪颇为繁忙。他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合作,正在为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要编写一本小册子,制作8条科普视频。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刘新宪不只是一位“失独”父亲,他还有一重更重要的身份:哀伤咨询师。

孩子殇逝的时候,刘新宪正处于事业的顶峰。他在美国一家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雄心勃勃地要把公司做到世界一流。孩子的葬礼之后,他迅速回归事业。支持他走进办公室的不再是远大的前程,他只想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负荷工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任凭工作多么繁重,内心中无法言述的剧痛依然时常有如巨浪,排山倒海,汹涌袭来。除了悲痛本身,最令他备受折磨的是巨大的孤独感:不是因为身边没人说话,而是身边的人,除了妻子,没人能理解他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痛苦。这种痛苦,他也从来没听人说起过。

很快,刘新宪的心脏、血液指标亮了红灯,体重暴跌不止。医生要求他立刻停止工作。天伦之乐、健康、事业……孩子的离去如疾风暴雨般卷走了一切。他好像处在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被迷雾重重包围。长夜是否有尽头?人生在废墟之上还能走向何处?


一位失独父亲在网络失独者互助平台上寻求慰藉


迷茫中,刘新宪试着谋求心理学方面的支持。他居住在美国一个人口不到4万的小镇,镇上有户人家开了一爿小小的书店,虽然心理类书籍只有几十本,但在书架的醒目位置展放着一本书,专门讲丧亲之后如何疗愈哀伤。他去镇上的图书馆,一下子找到了近百本哀伤疗愈的书籍。刘新宪惊讶地发现,原来就像抑郁症一样,丧亲哀伤是一个专门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甚至,由于哀伤极为复杂和特殊,在美国有专门的哀伤咨询师提供心理治疗。

刘新宪开始大量阅读有关哀伤的心理学书籍。一些失去子女的心理学家和哀伤咨询师写的书给了他格外有力的帮助,他们提供了令他深有共鸣的真实情感经历,以及哀伤疗愈的心理学知识,这些信息好像一束光穿越重重迷雾,让刘新宪重新理解自己身处何处:原来自己和妻子并不是历经哀伤苦痛的唯一家庭;自己的种种不良情绪是哀伤过程中的正常反应,能够通过一定的办法疏解和调整;更重要的是,无论当下有多么痛苦,“黑夜不是无边的”。

有一次,刘新宪回到上海,想找国内作者写的相关书籍看看,却一无所获。心理学界的朋友告诉他,国内还没有人写过关于丧失子女这类特殊人群的哀伤疗愈书籍,这让刘新宪大吃一惊。他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在面临人生至痛的时候,中国失独家庭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状况怎样,如何熬过来?刘新宪下决心,自己把书写出来。

回到美国,刘新宪辞去了企业管理咨询的工作,准备报考美国哀伤咨询师。在通过所有资格考试的那天,刘新宪被告知,他是历来考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2017年的一天,刘新宪按照专业期刊上注明的通讯作者邮箱,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建平发去了邮件,希望寻求合作,两人约好电话谈一个小时。没想到,这次素昧平生的沟通“相见恨晚”,直到午夜过后刘新宪才挂上电话。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163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