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特
2022-03-29·阅读时长2分钟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叫“第三人效果”,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时存在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式,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却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对大众传媒效果的判断是一种双重标准:高估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读书时,我对这个理论尤其感兴趣。第一想到的便是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预估。只要看到影视剧里有亲热镜头,就如临大敌,立刻换台,同时辅以不自然的咳嗽、借故走开等动作。家长们尽管知道这种镜头对自己并无特别不良影响,却总是认为,孩子看了这个画面,明天就立刻投入恋爱、放弃学习,甚至做出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来。以此也可类推家长对电子游戏的投诉等等。
后来我发现,这个理论引申一下,变为“第二人效果”,便可以解释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经常高估对方的心理或情绪,并以此质疑自己的行为。比如,与同事沟通工作时,对她写的材料提出一些意见,这个意见如果需要对方做重大修改,我的内心便会生出不确定感:“她会不会觉得我为了凸显自己能力强,太过吹毛求疵?”
其实,十有八九对方并没有这样想,大多会开心接受。当我从结果倒推时,从另一个层面去解释又合理了:“你帮她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她开心还来不及呢,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胡乱揣测别人?”跟父母也是如此。比如,过年给家里买年货,我总是买得过多,以致东西都过期了还没吃完。我知道自己这么做暗含这样一种心理:“平时很少回家,如果年货还买少了,父母会不会觉得这个闺女白疼了?”其实,我爸妈从未因为不回家看望,或者其他事宜而抱怨过我。反倒是我思忖过多,让父母变成了一种望女孝顺的形象。
后来我发现,我经常这样错误地估计他人的情绪或心理:怕别人觉得自己小气,不好意思去索回借出去的钱,后来朋友说“忘记还你了,谢谢提醒我”;人多时,怕冷场尴尬,只好找自己都觉得俗气的话题来暖场,后来发现大家都沉迷于手机,无心聊天而已……这个“第二人效果”经常如紧箍咒一般,时常困扰着我,徒增许多烦恼。
我觉得这种“第二人效果”的思维定式既有道德洁癖,也有小人之心。给自己安了无需强求的道德枷锁,有时也置他人于不义之地。跟经常被批判的讨好型人格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意念偏执。
发觉了自己的这个偏执后,我试着去纠正,与朋友、同事交往时更直接透明,给父母添置东西时也从实际需求出发。这样的纠偏,开始时遭到了自我抵制,就像开车打方向盘过快时,轮胎摩擦地面的吱吱声,心里依旧划过不适感。等到多尝试几次,就容易多了,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能自然地发出,而不必特地去提醒和警示了。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