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插画|托尔金一生的世界

作者:苏旻婕

2022-07-01·阅读时长1分钟

1167人看过

下面这张图片是苏旻婕老师2013年夏天为《中土沧桑——托尔金一生的世界》所绘制的插画。

从构图上来说,整个画面以树为标准,分成了三层:树冠部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魔多(Mordor),伊森加德(Isengard),米那斯提力斯(Minas Tirith),洛林(Lórien),瑞文戴尔(Rivendale),下面均为夏尔(Shire)和莫利亚矿坑(Moria);两棵树之间是远方的维林诺(Valinor)和埃伦迪尔(Eärendil)的船。树冠到地面之间为牛津,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来这里念书,并不清楚各个学院的情况,便画了很有代表性的基督圣堂学院(Christ Church,即拍摄《哈利波特》的地方),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玛德琳学院(Magdalen)和拉德克里夫图书馆(Radcliffe Camera),而不是与托尔金联系紧密的埃克塞特(Exeter)和彭布里克(Pembroke);左边是在托尔金和为他起舞的伊迪斯,右边则是两人位于Wolvercote墓地的合葬墓。树根下面的部分则来自《霍比特人》,有史矛革(Smaug)和废弃的伊鲁伯(Erebor);上面的雕刻是仿写的矮人文字,但是当时并不知道应该托尔金使用的是其实是鲁尼文,一般被分成Older Futhark和Younger Futhark两种字母表(现在“蓝牙”的标志其实就是HB的鲁尼文字,源挪威国王“蓝牙”哈罗德),所以并不准确。

这个三等分的结构基本上借鉴了古北欧神话的世界观。根据《散文埃达》(Prose Edda)的记载,世界树伊格德拉西尔(Yggdrasil)的三条根分别扎在阿斯加德(Ásgarðr),米德加德(Miðgarðr)和尼尔夫海姆(Niflheimr)。世界被大致分成了三层,而米德加德其实就是“中间的世界”的意思,既是人类的世界,也是托尔金笔下的“中土”的起源,故而在画中将牛津——即托尔金的“现实”——展现在中间。尼尔夫海姆是迷雾与黑暗的国度,巨龙Níðhöggr盘踞在其中,啃食伊格德拉西尔的树根,正好和史矛革对应起来。画两侧各有一半树,这既可以理解为像维林诺双树那样的两棵树,也可以理解为伊格德拉西尔那样的一棵,但是不管怎么样,树承载着世界,同时也维系着上古的神话和托尔金笔下的神话。

简而言之,这是“托尔金的世界”。


文章作者

苏旻婕

发表文章1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7人

只想写出一个好故事的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托尔金与中土世界

语言·神话·人性·世界观·再创造

4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