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无“黑话”不说话

作者:刘畅

2022-09-06·阅读时长4分钟

2632人看过
裹挟着资本的傲慢的互联网大厂黑话,终因资本日渐退场,变为一场“行为艺术”。

无“黑话”不说话

8.05MB
00:0008:47

自古以来,行话成为日常用语的情况俯拾即是,像曾经梨园行里的“主角”“配角”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广阔的定位,术语“叫板”也变成“挑衅”的意思,它们是社会分工在人类生活中留下的印记。随着时代发展,如“头脑风暴”之类企业管理的术语在各行各业掀起“风暴”,新兴的行话仍源源不断流入日常。

但当你从一个文化公司的新媒体编辑们的口中听到“对焦”“痛点”“赋能”“发力”,每每有误入盲人按摩店的错觉。甚至你发现有互联网黑话生成器,当你在其中输入“互联网大厂为什么黑话多”,看到生成的结果是:“我们认为,找到抓手,形成方法论,互联网大厂为什么黑话多则会迎刃而解。互联网从业者间有着这样的共识,只有适度倾斜资源,才能赋能整体业务。这让我明白了问题的抓手,互联网研发人员间有着这样的共识,在细分领域找到抓手,形成方法论,才能对外输出,反哺生态。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地去对齐这个问题:互联网大厂管理人员间有着这样的共识,找到正确的赛道,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才能将项目落地。”你不觉得这个网站在抽疯,反而觉得似曾相识,你只能感叹,世道变得太快,快到让语言脱离了意义。

回顾历史,自1998年门户网站兴起的十余年,互联网行业的“黑话”无外乎“孵化”“爆发式增长”“病毒式营销”之类,并没有泛滥。不过从那时开始,稍有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词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去甚远,像“循环”“格式化输入”“数据可视化”之类的编程术语,并未出现在互联网行业的词汇中。而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行业新生的“黑话”呈井喷之势。“互联网+”“从0到1”“风口”“P2P”“护城河”“场景”“赛道”“赋能”“生态”“链路”纷至沓来。

这些“黑话”许多是管理学或投资圈的话语,而像“对齐”“生态”“黏性”是“旧瓶装新酒”;“链条与路径”的缩写“链路”则是生造出来的;像“赋能”是empower的翻译,KPI直接是外来语,P2P则是外来语与网络语言习惯的混合。登峰造极的一个词,乃是当年贾跃亭在乐视发布会上推出的“生态化反”。将“生态化学反应”缩写,乃高深的第二层,莫测的第一层是对“生态化学反应”的解释,贾跃亭在《给苹果的一封信》里做出如下定义:“我们基于安卓的开放,结合乐视生态‘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能力,打破硬件边界、UI边界、内容边界、应用边界,打破整个产业链中的创新边界,打破内部的组织边界,让生态产生强大的化学聚变反应,形成开放的闭环,给用户创造极致体验的同时,也向所有第三方开发者史无前例的开放所有权。”非资深互联网人难以把握它的所指。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行话本身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会形成一套话语体系。这在学术领域尤为明显,像数学领域的“微分”“积分”都可以视为行话,它们的归宿是获得标准、规范的定义,乃至全人类的认可,以此“凝固”越来越专业的知识,提高获得新知的效率。而其中具有排他性的“黑话”,在一个行业或企业内部,也有其必要的功能。连小偷行业都有一套“切口”,以便“工作”时相互配合,不被他人发现,起到识别身份的作用。一切行业内的“黑话”也如是,它能树立起一个屏障,增加员工之间心领神会的认同。更进一步而言,接受了“黑话”也就接受了一个企业内部共同的愿景,提升管理效率。阿里文化布道官王建和在《阿里巴巴的基本动作》中就写道:“管理者做思想团建的核心意义,就是让团队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符号和共同的理念。”

互联网“黑话”却甚是尴尬,若它能捏和一个团体,它们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因为那些“黑话”没有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只是在空洞中打转。网络上有一流传甚广的例子,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时说:“目前业务暂时还没有跑通一个模型,毕竟基础业务逻辑没有形成闭环,更别说做成生态了,我们还在夯实基础的阶段,好好打磨一下我们的产品,最终形成一套组合拳打法,才能有效赋能生态圈,降维打击,最终反哺整个经济体。”整段话用一句话就能表达,“业务没成形,还需摸索”。而当“生态化反”这样的词在发布会上面对大众推出,除了大众的不明所以,只有傲慢。

究其原因,不论圈内圈外,资本始终如影随形。资料显示,当2013年互联网“黑话”开始爆发时,当年仅第一季度,一共披露的31起融资事件中,涉及的投资总额就达到10亿美元左右。在“生态化反”诞生的2015年,58同城和赶集、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等对手联合,滴滴和快滴合并,互联网经济空前兴盛,创业投资共发生2791起,披露2340起,总投资金额538.76亿美元,它们背后,均有百度、腾讯、阿里的身影。用外人难以理解的词,展现自身的与众不同。如果那时的“黑话”尚有一些商业上创新的内涵,当2018年以来,“寒冬”“护城河”“优化”被赋予新的意义,资本退潮,“黑话”虽仍愈演愈烈,它们的花样翻新却变成了意义本身,当“裁员”被称为“毕业”,已不啻为一场表演。

浸泡其中的员工,除了吐槽,或制作互联网黑话生成器的调侃,工作中很难反抗,但就像曾经从广告业泛滥出的中英混杂的“4A腔”日渐凋零,空洞的互联网“黑话”终将退场。

(参考资料:姚赟:《互联网“黑话”迭代简史》;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易方兴:《互联网大厂的黑话困局》)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刘畅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1人

读书与游戏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