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北欧人也开始精神内耗了?

作者:贝书单

2022-09-15·阅读时长2分钟

583人看过
焦虑是一种普世情绪,无论富贵贫贱,身处何地,成年人的共鸣就是焦虑。



在网上,人们对北欧充满美好的想象:安静,清冷,秩序良好,无限自由,社会福利极好。这种想象近些年才开始流行,想象中的北欧,每一个元素都是当下焦虑生活的解药。所以一本瑞典小说叫《焦虑的人》,好像有点出人意料。北欧人还用得着焦虑?


《焦虑的人》书封

情绪感知是刻在基因里的能力。这是高等智慧的天赋,也是高等智慧的诅咒。养过动物的人能观察到:动物感知到危险时会恐惧,被打扰时会愤怒,可以依靠的人在身边时会喜悦安详,想要食物时会迫切地请求,但是它们不会焦虑。动物表达情绪时都很自然,毫无遮掩。动物决定要爱你,你就会被爱,它们会在你身边转来转去,看着你的眼睛,在你身边睡觉。动物决定生你的气,你就会被挠一爪子或咬一口。这是人类失去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类放弃之后还羡慕着的境界。

人类小的时候也会非常直接地表达情绪,成年人一边爱怜孩子的大哭大笑,一边慢慢引导孩子走出这种幼稚的不受理智控制的状态。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绪的表达,也学会了焦虑。焦虑是一种普世情绪,无论富贵贫贱,身处何地,成年人的共鸣就是焦虑。各种各样无法化解的焦虑埋在人生的道路两旁,就像地雷阵。地雷没踩上的时候一切大体平静,但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哪个阶段踩响了一个地雷,就会引爆一大片,引发生活的危机。


《更好的生活》剧照

《焦虑的人》以抢银行开头:一个劫匪在新年前两天拿枪抢劫银行,看见警察赶来,仓皇逃跑,跑进了一间房门敞开的公寓,因为房产经纪正带着一群潜在客户看房子,劫匪把他们通通劫作人质。这个开头看着像美国电影,但故事接下来的走向与爆炸、撞车、交火毫无关系,而主要是在讲一群人的生活怎样走着走着走到了一起,在新年前两天共同扮演了劫匪,人质和警察。

为什么一个三十九岁的普通人会拿起一把手枪走出门抢银行?因为他走投无路。为什么警察要找出谁是劫匪?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为什么一对退休的夫妻要看房子?因为这是他们的唯一乐趣。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要假装成客户跟着地产经纪来看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她寂寞。为什么一对女同性恋不停地争吵?因为她们要生孩子了,需要有个安定的家。为什么一个粗鲁无礼的女银行家把一封信放在手提袋里长达十年之久?因为有个男人从桥上跳了下去。为什么公寓的洗手间里会蹦出一个只穿了兔子头套,内裤和袜子的男人?这个解释起来就要费点工夫了。


《杀戮》剧照

昔日的痛苦当然会让人焦虑,但痛苦也能让人坚韧勇敢。昔日的幸福也会让人焦虑,因为害怕幸福会逝去。银行劫匪有不幸的童年:母亲酗酒,他努力工作又撒谎来保全和母亲两个人的家,而且发誓自己的孩子再也不要经历自己的一切。年轻的警察有幸福的童年,除了没能救下一个跳桥的男人,所以他努力工作要保护一切人。年老的警察失去了妻子,所以加倍要保护孩子。

人们焦虑因为他们在意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不论那些东西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是已经消逝的,现在正存在的还是未来也不一定会出现的。人类与动物不同,一种长久的牵挂把人们绑在一起。有人试图挣脱牵挂的捆绑,但一部分不受控制的自己却想被绑得再紧些。


《杀戮》剧照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成年人也不懂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比如USB、热带鱼、通货膨胀、能源危机,还有怎么带孩子,怎么爱孩子,怎么相爱。我们只能被焦虑推着尽力度过每一天,然后等待下一天的来临。书中的心理医生说:“一个人没必要时时刻刻都快乐。”人们只是需要找到可以抓住的东西,可以争取的东西。有时是房子,有时是孩子,有时是别的什么。只要还有爱,焦虑也没关系。只要假装得时间够长,我们迟早能会成为真正懂一点生活的成年人。

134*****847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贝书单

发表文章36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997人

奇书共赏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