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加勒比海盗的加勒比海海岛

作者:慢游忆

2018-11-25·阅读时长2分钟

936人看过

来特立尼达(Trinidad and Tobago)半个月了,好几个朋友在关心是否适应这里的生活,从慢15个小时的温哥华,到和中国正好相差12个小时的这里,身体似乎慢慢适应了完全“黑白颠倒”的生活,再加之2年前在吉隆坡生活的经验,对这样的热带气候倒是很怀念。虽然我走出家门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是现在抬头就能看到一片绿色山野的日子倒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


家里阳台上看到的山景 

家附近的维多利亚公园,从名字大概就能猜测到这里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公园的边缘上有一圈不太平整的环绕步行路,上面零星散落的墨绿色青苔也暗示着这里潮热的气候,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各地散落了他们的足迹,常常看到当地人在此漫步,这种情景在几个世纪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发现了美洲,1498年哥伦布的第三次航行便发现了这个岛屿(Trinidad),恰巧是320年前,从此这里便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这或许也是首都一直还沿用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的原因吧,随后是荷兰和法国,1802年又被英国殖民,直至1976年变成独立共和国。这里80%的人都主要来自两个种族,印度后裔和非洲后裔,印度后裔主要是来自于英殖民时期来此务工的印度劳工,而后者则是非洲来的奴隶后裔,也有部分华人是被法国和英国招来的当地务工人员。



维多利亚公园

我对特多的一部分认识源自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来之前曾经阅读过一部分他的书籍,但是这些印象是模糊的,直到来了这里才慢慢明白他笔下的特立尼达。他的个人传记《世事如斯》里曾提到他母亲的家族,也是从印度移民来此蔗糖场工作的劳工,奈保尔深受在报社工作爸爸的熏陶,从小就给他阅读莎士比亚/狄更斯/毛姆的书籍,这大大影响了奈保尔对英国的憧憬和对写作热情,他于1950年前往牛津大学读书,而后10年都没有再踏上这片土地,当时千里达和周边的加勒比海岛国家合起来被称为西印度群岛,奈保尔在1960年被总理邀请回国,让这个大文豪写写自己的家乡,于是便产生了《重返加勒比》这本书,这是他的第一部游记,这本书是我现在一直还在继续阅读和研究的书籍,里面有很多对于千里达文化和身份认同的理解。

他提到有一个观点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特立尼达,现代还有点别的意味。它意味着时时警醒,乐于改变,随时准备接受电影/杂志和连环画上暗示具有美国特色的东西。“这也是我的一部分观察,从下飞机那一刻,我就被当地人肥胖的身材所震惊,抱歉我用了一个可能看似贬义的词语,但这真的是我第一印象,150-200斤的黑人,这和我印象里,运动细胞发达,身材健硕的非洲人特别不一样,后来我也和来此工作的一位中国女士请教过这个问题,她的解答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因为这里人接受美国文化,因此在饮食文化上也向他们看齐。

 这一周这里阴雨连绵不绝,我一直宅子家里,国家总理宣布这几日的暴雨导致了国家级的水灾,北部地区有近10-15万人受灾。1个多月前又因为委内瑞拉的7级地震而导致很多房屋受损,而1年前加勒比海附近的好几个国家才因为超级飓风全国家80%多的屋顶被吹走….这么多的自然灾害,猜想这一定和气候变化有关,最近BBC新闻上提到,全球气温到2030年要控制只升高1.5度,才能保证到时的地球环境和现在一样,但是到今年全球的气温已经提升了1度,如果再有0.5度的提升,全世界将面临毁灭性的灾害,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海岛国家,但愿在几十年后这个被在哥伦布发现的地方还能如今日般这么灿烂。


文章作者

慢游忆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32人

愿我可以成为你多情的眼睛,陪你去追寻第一缕的晨光,愿我可以成为你思念的耳朵,陪你去聆听远方的潮起潮落,愿我可以成为你寂寞的手臂,陪你一起去触摸那些失落的文明,愿我们一起颠沛流离,只为在路上找寻找生命的春光和最真实的自己。慢游忆,记录我慢漫游的每一瞬间心动和感动,不急,不弃… …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