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高丘亲王航海记》|遇见一本书

作者:上海贝贝特

2019-01-22·阅读时长11分钟

1353人看过
#遇见一本书# 在文末读感区留下你的想法或感受,中读君将会挑选3名幸运读者,赠送新书《高丘亲王航海记》一本~ 活动时间:1.24-1.30

飞向天竺吧

——节选自《高丘亲王航海记》,《儒艮》

亲王吹响了笛子,在热带森林中,笛声宛如清冽的泉水涓涓流淌,在树木之间穿梭,清亮悠扬。

突然,一个怪模怪样的生物窜了出来:

“啊,吵死了,吵死了。我最讨厌笛子了。难得睡个舒服的午觉,结果被恼人的笛声吵醒了。哎呀,真可恶。”

这个生物一边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一边上蹿下跳,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嘴是细长突出的管状物,尾巴长着蓬松的长毛,像扇子一样,四条腿像是打着草绳绑腿,又像是穿着毛袜子般乱蓬蓬的,长长的舌头不时从尖嘴里探出来舔来舔去。每当它急急忙忙地行走,尾巴的长毛就像拖着袴的下摆似的扫着地,卷起一阵风。

亲王慢慢把笛子收进锦囊,目瞪口呆,问道:

“圆觉,你应该知道吧,这个奇形怪状的生物,叫什么?”

圆觉挠了挠头:

“哎呀,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就算在《山海经》里也未曾记载,如此匪夷所思的怪物。看来它应该是懂人话的,姑且让我打探一下它的底细吧。”

圆觉向前一步,盯着那个生物:

“喂,怪物,尔胆敢妄称亲王所奏笛声嘈杂。放肆!尔若不知,且听之,此乃平城帝第三皇子,剃度为僧,得获传灯修行贤大法师位之真如亲王是也。尔若有名号,不必胆怯,报上名来。”

那生物满不在乎:

“我叫大食蚁兽。”

圆觉盛怒之下愈发满面通红:

“休得胡言!给我好好回答。这种地方怎会有大食蚁兽?不可能!”

双方已是剑拔弩张之势,眼看就要扑向对方了,亲王看不下去:

“喂,圆觉,没必要这么生气。即便这里有大食蚁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圆觉反驳道:

“亲王有所不知,这才会无动于衷地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纵然要犯下年代错乱的错误,我也要斗胆直言了,原本大食蚁兽这种生物,应该是在距今六百年之后,哥伦布的船抵达新大陆才第一次发现的生物。这样一种生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现如今出现在这儿,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悖常理。请您想一想,亲王。”

这时大食蚁兽插嘴说道:

“不,不对。我们一族的存在怎么会为哥伦布之流发现与否所左右呢?真是荒唐。发现不了也没有办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比人类还要早。蚂蚁能够生存的地方,我们没道理生存不下去。想要将我们的生存场所限定在新大陆,这只不过是狭险的人类本位想法罢了。”

圆觉没有畏惧:

“如此请问,尔何时、缘何自新大陆来到此处?如尔不可回答,尔之存在即为虚妄。”

大食蚁兽毫不退让:

“我们一族发祥的新大陆亚马孙河流域地区,从这里来看,恰好是地球的背面。”

“那又如何?”“也就是说,我们是相对于新大陆大食蚁兽的antipodes。”

“什么? antipodes ?”

“正是。就像是物体倒立在水中的影子一样,在地球的背面,在我们的脚下正相对的地方,存在着与我们一模一样的生物。这就是antipodes。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和新大陆的大食蚁兽孰先孰后。如你所见,我们破坏蚁冢并以蚂蚁为食,而且这个地方与新大陆一样,有不可胜数的蚁冢。蚁冢,难道不是从一开始就保障了我们在这里生存的权利吗?”

这时亲王走到了两者中间:

“到此为止吧,由我来了结这场争论吧。大食蚁兽确实言之有理。圆觉也不要太激动。都说了是antipodes。不夸张地说,我正是为了一睹这antipodes,才计划要乘船去往遥远的天竺。因而在此地偶遇大食蚁兽,可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运。记得方才提及蚁冢,我还从未见过。如若方便,大食蚁兽可否为我们领路?顺便也可以观看你进食蚂蚁。一并谢过。”

大食蚁兽转怒为喜,马上站在了一行人的先头,一边摇晃着颀长的身体,一边缓缓地走向密林深处。喜爱动物的秋丸兴高采烈地紧跟在大食蚁兽的后面。

走了一里地,豁然开朗,当高高耸立的圆锥形蚁冢映入眼帘,一行人呆若木鸡。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怪的东西。怎么形容呢?将松塔形状的东西拉伸到异乎寻常的大小,从地下钻破地面,矗立在半空当中,仰视它的高度,很难想象这竟然是昆虫制造出来的东西,其魁伟程度甚至让人怀疑这些是当地古代文明的遗迹。

亲王无意中发现,在这个蚁冢粗糙的表面上,恰好是人向上伸手能够摸到的高度,镶嵌着一个桃核大小的东西,像是光滑的绿色圆石头,不知道是什么。既然注意到,亲王就无论如何也想要弄清楚。这只能问大食蚁兽。大食蚁兽这时正在蚁冢的一角用爪子掏出一个洞,然后把细长的嘴伸进洞里,用它的长舌头灵活地捕食蚂蚁,当亲王问它时,它这样回答道:

“根据我们一族流传下来的传说,不知是什么时候,那块石头从大海另一边的国家飞来,异常迅猛地撞在了蚁冢上,然后便像这样嵌进了外壁,想摘也摘不下来。据说石头是翡翠,在月光澄明的夜晚,会闪耀着清透的光芒,能够看到里面有一只鸟的身影。在月光的照射下,吸收月的华光,石头里的鸟渐渐长大。也有人担忧,有朝一日石壳被打破,初生的鸟振翅飞向那边的天空,那时我们antipodes 的一族将会荡然无存。尽管不合逻辑,但传说确实如此。”

这个传说深深地震撼了亲王的心灵,但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不动声色地向精通历学的圆觉询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下一个满月之夜是什么时候?”

“上弦月已经凸起了,我觉得就在这两三天。”

等到那个满月之夜,亲王确认露宿的众人都已经熟睡,便悄悄起身,只身一人趟着草木行走在森林之中,来到了那座蚁冢面前。月亮正在缓缓向夜空升起,月亮下面是黑魆魆雄伟的蚁冢,看上去比白天太阳光下更加怪异。

屏息凝神地等待了半个时辰,终于月上中天,蚁冢被照射得分外明亮,与此同时,镶嵌在蚁冢外壁的小石头,也显得格外分明。不仅是能看清楚的程度,石头放射出让人头晕目眩的明亮光芒,简直无法直视。亲王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里。有鸟。石中鸟沐浴着四溢的光芒,眼睛尤为闪亮,那架势看上去就要打破石壳展翅而飞。

这时,亲王心里忽然浮现出一个想法,他自己也觉得非常意外,这个想法是如此匪夷所思,甚至一时间自己都难以理解。如果在这只鸟破壳而出之前,自己果断地用全力把这块石头扔向日本,那一瞬间时间是否会倒流?过去是否会在眼前重现?真是个荒诞的想法。显然,这个念头之所以会涌入亲王的大脑,是因为亲王心中浮现出了将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发光物体扔向幽暗庭院的女子剪影,浮现出了六十年前药子的身影。

“飞向天竺吧。”那时药子的话语仍然像音乐般回荡在亲王耳边。

亲王和诱惑战斗着。一方面,他并非不想一睹鸟从石头里飞出来的景象。但另一方面,他又强烈期盼着鸟就这样被封存在石头里,而他能够重新沉醉在过去甜美的岁月之中。他还怀揣着一丝希望,如果将石头丢向日本让时间倒流,他或许能够见到怀恋的药子。诱惑最终胜利了,亲王伸长手臂,从头顶上方,粗糙的蚁冢外壁上,用力抠下了熠熠生辉的石头。石头啪嗒一声掉了下来。就在此时,光芒消散了,它变成了普通的石头。

这天晚上,亲王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一行露宿的地方。他将这件事藏在了自己心里,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

铜镜中的预言

——节选自《高丘亲王航海记》,《镜湖》

“国王看起来怎么样?”

早朝结束之后,蒙剑英像是迫不及待似的问道,然而亲王不知该如何回答:

“距离太远了,没看清楚。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脸色很苍白。”

蒙剑英压低声音说道:

“这段时间有传闻说国王发疯了。那种苍白脸色,虽说是与生俱来,但我看可能和疯病也有关系。不过,您想要向国王直接奏请逃亡妓女之事,这堪称绝无仅有的好机会。王上早就在等候着机会,以彰显佛教的慈悲心肠,因此对于您的诉求他必然满心欢喜、深受感动。他又因为精神问题而多愁善感,所以被打动的可能性更大了。切不可错失良机。”

蒙剑英如此热情地鼓动亲王,难道是另有企图?虽然有这种可能,但亲王本就不在意这种事。倘若蒙看中了那个少女,也不关自己的事,因而没必要考虑得太多。

就这样过了几日,亲王正在无所事事地出神,忽然蒙剑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机会来了。王上一个人去了附近的陈列室。去看看如何?”

在蒙剑英的指点之下,亲王穿过一条长廊,透过长廊上的圆形窗户就能望见湖水。之后,他来到了位于附近一隅的陈列室,但并没有发现人影。不过那里收藏的奇异藏品却首先吸引了亲王的目光。在乍一看犹如刑讯工具的巨大方形框架里,悬挂着大钟小钟的青铜编钟、长方形铁板的方响、石头或玉石三角板制成的磬。都是乐器,且都是用质地坚硬厚重的金属或石头制成。这不禁让人猜测,击打发出的是否也是坚硬而厚重、震撼人心的声音呢?其他乐器还有鼓、琴、横笛、笙等种类。此外,这里还伫立着落满了积年的灰尘、安装着木质人偶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以及应该是用于天体观测的工具。

正面墙上是一字排开的历代南诏国国王的肖像画,从第一代到第十一代,并排悬挂在同样的高度,丝绢画布上无一例外都是蓄着庄重的胡须、头戴王冠的形象,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唯独第十一代现任国王的肖像画伤痕累累,残破不堪,甚至无法辨认他的容貌。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伤痕看起来很新,亲王忽然一闪念,这难道是那个发疯的国王疾病发作,自己弄坏的吗?

亲王茫然地站在七零八落的肖像画前,不一会儿,身后响起了脚步声,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男子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不用问,这一定就是现任国王世隆。从他那小啮齿动物似的孱弱表情上,亲王一眼就看出在他那执着于某件事的心中潜藏的痛苦。

年轻的国王仔细端详着亲王的脸,逐渐面露喜色:

“啊,负局先生,您没有忘记那天我们的约定,终于来到了这里。我高兴极了。”

那几乎是立刻就要喜极而泣的语调。亲王目瞪口呆。谁是负局先生?亲王对道家的典籍不甚了了,完全没听明白。不,纵然是浏览过《列仙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负局先生的名字出现在这里。亲王无言以对,只得一言不发,随后国王向后扭过头,高声叫道:

“母亲,母亲!”

应声而出的是太后,也就是世隆的母亲。虽然是太后,但尚不满四十岁,一袭黑衣,身材高挑,站在那里有一种傲然的凛凛威严。突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亲王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张口结舌。这就是传说中在洱海里沐浴,接触龙之后感而有孕的女人,亲王甚至怀有着几分敬畏之心。然而太后丝毫没有理会亲王,只是朝着亲王的方向微微欠身致意,便忧心忡忡似的立刻走到儿子旁边。儿子向他母亲说道:

“母亲,高兴起来吧。负局先生来了。看,我之前向您说过,我在成都的时候见过先生。先生不仅是磨镜子方面杰出的天才,而且知晓治疗人类心病的方法,所以现在已经没事了。就连我的治不好的病,凭借先生的力量也一定能治好。啊,真高兴呀。”

正说着,异常兴奋的国王突然跪倒,散架似的一头扎在了地上,好像是昏了过去。

似乎这是常事,太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慌乱,她俯视着直挺挺躺在地上毫无生气的儿子,皱着眉头,只说了一句话:

“真头疼。”

随后第一次正经地看着亲王的脸:

“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既然我儿子那样说了,我希望您能够扮演好负局先生。可以吗?”

“好的。”

亲王不由得应承了下来,然而却难掩费解的神情。

太后自然看在眼里,或许是想要解释一下:

“那就是我儿子的病根。”

说着,太后走到陈列室的角落,伸出一只手,一下子掀开了放在那里的两件器物上面的覆盖物。掀起盖着的布之后露出来的,是一个等人高的木台子,台子上架着两面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白色铜镜,间隔一米,相向而立。

“这两面镜子是在大约两百年前,大唐的公主下嫁本地国王时,从长安带来的陪嫁,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成为我儿子恐惧的根源。照镜子的时候,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相当于自己变成了两个人。这很可怕,但我儿子又说忍不住不照。最近他又说,每当照镜子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男人从镜子里钻出来,突然站在他的面前,过一会儿之后便像烟雾一样消失不见。如果站在两面镜子中间,那自己的影子将会更多,数量不可估量。这太可怕了。但是他又忍不住不看。一旦我没看住他,他便溜进这间陈列室,一天到晚,疯了似的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

亲王抓住太后停顿的瞬间,询问自己关心的问题:

“王上把我叫作负局先生,请问那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我儿子说他几年前去成都游玩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了一个会道家神术的先生,那就是负局先生。我儿子坚信,只要让先生打磨镜子,镜子就不会让自己的影子胡乱增加。”

太后说到这儿,地上失去意识的国王苏醒过来,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注意到了摘掉遮盖物的镜子,走到旁边说道:

“先生,请看。我的影子还会从镜子里出来。看,站在那儿了。啊,消失了。啊,这次是从那一边出来的。唉,真是个没完没了的家伙。究竟想要怎么样?”国王站在镜子和镜子中间,像是灵魂出窍一般两眼充血,像个木偶似的手舞足蹈。太后对儿子这副模样看不下去了,她回过头望着亲王:

“先生,就是这个样子,总是这个样子。请您想想办法吧。”

想想办法,话虽这么说,但亲王又不是负局先生,能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亲王注视着年轻国王的狂态,沉吟片刻。忽然,亲王心中灵光一现。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赌一把吧。就这么干吧,亲王想。

亲王抓住因疲惫而动作逐渐迟钝的国王的一只胳膊,轻轻将国王拉到面前:

“王上,接下来我将对镜子施以封印之法,请您在这里认真观看。可以吗?”

让国王在旁边站好,亲王向前迈出一步,自己站在了镜子和镜子中间。然后毅然向镜子里看去。能照出来,还是照不出来?果然,镜子照不出自己的脸,和几天前从船上看湖水的时候一样。果真如此吗?自己的影子已经消失了这件事,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印证。然而亲王并没有将这种感情表现出来,而是继续表演,彻底化身负局先生。

“怎么样,王上?镜子里一点儿也没有映出我的影子。影子被完全封印了。”国王从旁用直愣愣的眼神盯着没有映照出亲王面庞的空白镜面,微微张着嘴,呆若木鸡。看样子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大脑一片空白了。

亲王接着伸出双手,从两个台子上拿起两面镜子,镜面向内,将两面镜子完全贴在一起。

“看好,这样做之后影子就会被永远封印,再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断绝光源,影子就会尽数死在黑暗之中。太后,能否烦劳您拿一根绳子来。我要用绳子把这紧紧重合的两面镜子牢牢捆上。”

就在亲王用绳子将两面镜子捆上的时候,国王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久违的安然神情舒展开来。他回顾太后,用感慨的语气说道:

“您看啊,不愧是负局先生。我早就知道。”


文章作者

上海贝贝特

发表文章7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24人

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