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61窟:《五台山图》,壁画上的地理与历史

作者:张星云

2019-09-19·阅读时长9分钟

73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62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卧游《五台山图》

第61窟主壁壁画《五台山图》很难看清楚。壁画不仅本身巨大,位于整座石窟不见日光的最深处,还与主室中央佛坛的巨大背屏挨得很近,只给观看的人留下一个一米多宽的过道。站在过道里紧贴着墙,仰望这幅高3米多、长13米的巨幅壁画时,永远只能在手电光下看到一个微小的局部。观看《五台山图》就像真的在唐代佛教圣地五台山及周边方圆五百里山川里神游一样。

在青绿色的山峦之间,大小寺院、佛塔林立,只有当视野随着手电光攀上五台之中的任何一座山峰,才能看到台顶寺院,一览附近地形。整幅图底部道路纵横交错,将五台之间的州镇、城郭相连,可自山西太原通达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城外大道往来繁忙,农民从山上砍完柴负薪回家,商人挑着担出城,而外国送贡使团正从城郭出发,准备前往山上寺院,贡使骑着白马,前后均有专人牵着骆驼背着各类贡物。随着送贡队伍往山里走,便抵达了整幅图中部,修行僧人更多了,他们在地上铺一席便打坐起来,也有穿着袍服的俗家信徒在山坳深处用草垛搭起简易“小帐篷”,坐在草庵中修行。

越往山上走,颜色越丰富。当我的目光爬上中台,才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五台山图》最中央,山顶之下的文殊真身殿里,正坐着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菩萨。手电光早已不及壁画顶部,抬头仰望,天空中各类佛教灵异、奇妙景象若隐若现,云团里出现狮子、金龙、白鹤、麒麟身影,一会儿又能看到佛手、佛头或者金刚;文殊率众菩萨乘祥云镇压上百条蓝色毒龙,有时则是雷神下凡,上身赤裸双目圆睁脚踏乌云,此刻他会敲响环绕身边的7只鼓,引得雷声响彻云霄。


如今的五台山核心台怀镇(视觉中国供图)


壁画上密密麻麻还有很多字,原来刚才所见寺院、佛塔、城郭,乃至其间人物和发生的事件,都出自真实历史或者佛教典故,而这些题记总共多达上百处。

伯希和当年在莫高窟时,为此壁画整理过题记,并将拍摄的照片和笔记出版在《敦煌图录》里,但《五台山图》太大了,伯希和显然没有将题记整理完整,遗漏了很多。

1991年,赵声良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已经7年时间了。这位现任研究院院长对我回忆说,最初那7年就像碰运气,“碰到一个题目就写篇文章,接下来到底该研究什么也没把握”。直到当时研究院打算出一套画册,每个重要石窟出一本书,除了照片外,还要配一篇2万多字的文章介绍该窟艺术特点,院里研究艺术领域的专家们都出动了,包括段文杰、史苇湘等老先生。为了培养新人,赵声良被分到了第61窟。

赵声良说,此窟如今没有被列为特窟是因为它的空间大,可以容纳很多游客,但它的学术价值肯定算得上特窟,尤其是其中的《五台山图》。但此前敦煌研究院里从没有人研究过《五台山图》。“敦煌壁画通常是经变画,而那些经变画大多在当时已经被研究过了,但如此大的《五台山图》在敦煌是唯一的,并且内容不只是佛经,还有大量真实历史和地理信息。”第61窟成了赵声良到敦煌以后花长时间研究的第一个窟。

为了在幽暗的石窟里看清《五台山图》,赵声良用最笨的方法。他先花两个月时间照着壁画画了一幅线描图,为题记编了号,再拿着手电筒爬上3米高的梯子,趴在墙上一点点记录题记。石窟里没有时间概念,一待就是一天,好几次保安下班,把他锁在了石窟里。就这样赵声良用了两年时间,总共记录下195处题记,比伯希和当年多记了30多处。然后他再翻出唐宋时期的清凉县县志,将壁画上的所有寺庙名称和历史事件一一做了考证,并以历史事件确定了石窟开凿的年代为五代,最终写就一篇2万多字的文章,由此开启了他对敦煌石窟美术史的研究。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28个推荐 粉丝91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