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林巧稚:“我一生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作者:徐菁菁

2019-09-25·阅读时长11分钟

326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24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79年,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与儿童(李江树摄/FOTOE供图)

“她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1983年4月22日,82岁的林巧稚与世长辞。这年春天,她因为病情恶化,已陷入昏迷多时。值班护士们常常被林巧稚在昏迷中的喊叫声惊醒。有时候她“啊!啊!”地高声叫喊,然后又抱歉地低语:“你来得太晚了,只能手术了……”有时候,她着急地说:“快!快!拿产钳来!产钳!”护士们会随手拿起身边的一件东西递在她的手里,她抓得很紧。还有的时候,她很高兴:“多可爱的胖娃娃。”

作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一生未婚未育,却获得了“万婴之母”的尊称。她离世已30多年,但她似乎从未走远。林巧稚去世后,先后有电影、系列片、邮票、十多本传记和上百篇文章纪念她。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北京妇产医院和厦门妇幼保健院都有关于她的纪念塑像或纪念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的办公室里至今仍摆放着她留下的一把椅子,以及她的画像。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每年12月都要开纪念会,新来的医生必须要了解已经故去的妇产科老主任。“她永远是我们的老师。”郎景和说。

按照通常的观念看来,与许多医学权威相比,林巧稚在她从医60多年的时间里分不出时间去做持久的研究,也没有精力去撰写需要与临床保持一定距离的纯学术著作,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临床医生的楷模。1929年,林巧稚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得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文海奖”每届只授予一人。评选的时候,校委会曾有过小小的争执。就成绩论,林巧稚比另一位男同学高出1.5分。有人说,男学生对协和的贡献必定超过女学生,他们成绩也差不多。最终决定乾坤的是一位先生的话,他说:林巧稚课余为公益活动尽了许多义务,她为人热诚、有爱心,这是从医人的根本。

人们不断地怀念和解读林巧稚,恰恰是因为直到今天,面对现代医学变得日益冷漠、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困境,她依然在提供重要的启示。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因日军占领关闭。林巧稚在东堂子胡同10号开设了一家诊所。那6年时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的底层民众。北平城里妇产科诊所的门诊挂号费最少是五角,半袋面粉的价钱。她将挂号费降为三角,还在出诊包里常备一些钱,周济那些一贫如洗的家庭。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第一次到协和找林巧稚看病。林巧稚并不知道她是总理夫人,叮嘱她,以后不要挂专家号,要多花许多钱,自己也看普通门诊。

有一次林巧稚问她的朋友、朱德夫人康克清:“你开始来看病时也用这个名字吗?”康克清感慨:“可见她在看病时只关心病的本身,并不注意那个病人是谁。”著名妇产科专家叶惠方教授是林巧稚的学生。她记得,在门诊,如果看到哪个病人表情痛苦,林巧稚就会丢下手里的所有事情,直奔这个病人而去。本来,除非下级医生请示,她完全可以不过问。有时候,叶惠方会提醒她,待诊室里有早已约定等候在那里的“特殊病人”:要员的夫人,或者是外国大使太太。林巧稚总是头也不回地说:“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52个推荐 粉丝163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