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马王堆汉墓帛书,迟到的解读和颠覆

作者:张星云

2019-10-09·阅读时长12分钟

347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034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


摄影/KK

成为重要馆藏

想看“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要先在湖南省博物馆坐电梯上三楼,顺着人流看过当年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展示的漆器、帛书、素纱襌衣等出土文物之后,再进入一个巨大的展厅,那是一座一比一还原的马王堆一号墓墓坑挖掘现场。在一座博物馆室内空间里,这处墓坑纵深高达18米,贯穿博物馆整个三层楼。从旁边的楼梯向下走,人们也从墓坑顶部逐步走向墓坑深处,周围光线渐暗,展示的文物从漆器、帛书等陪葬品变成了井椁,以及盖在内棺盖板上的T形帛画。达到墓坑底部,巨大的四重套棺摆在中央,人流却没有簇拥在套棺周围,因为在它的旁边,就是一号墓原本的主人,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妻子辛追遗体,也是湖南省博物馆最有名的藏品。

一块水平放置的巨大玻璃板下是博物馆的地下一层空间,辛追在这里被存放在一个无菌恒温恒湿的玻璃箱内,全身浸泡在福尔马林为主的浸泡液里,玻璃箱与很多设备相连,既要保持低温,又不能结冰。这具埋葬2100多年后出土的遗体至今仍拥有着淡肉色的弹性皮肤,关节也还可以活动,因此自出土后一直被人称为“老太太”。

这便是2017年底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新版马王堆汉墓陈列,让人有种重新经历当年考古发掘的真实和震撼。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告诉我,为了解决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的大客流量问题,2012年决定闭馆进行长达5年的改扩建工程,这让博物馆承受着很大压力。新展陈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整个建筑主体结构要预留出贯穿上下三层的空间,以便之后对马王堆汉墓墓坑进行等比例复原,可见马王堆对湖南省博的重要性。


1973年三号汉墓漆器兵器架出土瞬间


马王堆汉墓曾是一场举全国之力的考古发掘。当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示,湖南省成立了发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历史研究、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以及纺织品和漆器领域等顶尖专家,进行声势浩大的发掘与研究工作。“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现在的考古团队,大多是国家文物局或者省里牵头,而我们当时是国务院牵头,价值和地位都不可小觑。”湖南省博研究馆员喻燕姣说。

1972至1974年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700余件漆器、500多件丝织衣物、逾50篇简帛文书以及辛追遗体,不仅为5公里外的湖南省博物馆扩充了重要馆藏,还使得湖南省博的影响力大为提升。

从发掘至今,传奇一直笼罩着湖南省博。辛追遗体一直是前来参观者们的关注重点,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刚发掘不久后,辛追遗体就曾在湖南省博物馆短暂展出22天,吸引每天上万人涌入博物馆。当时正是初夏,展厅里空气污浊,闷热异常,由于人多拥挤,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古尸,于是又衍生出了诸多传说:“两千年前的老太太可以坐起,还会笑”,“还和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讲了话”……这些传说不断演化,让更多的观众涌入博物馆。后来在国务院的批示下,湖南省博物馆建成了当时全亚洲最先进的文物库房以储存、展览辛追遗体,使其成为那时全国唯一配备中央空调的博物馆,保持文物恒温恒湿,还配备了三套发电机,以备出现断电情况。此后湖南省博几次更换展陈,辛追遗体始终处于展览的核心位置。

为了从考古学角度出发呈现一个真实的马王堆,2017年新展陈除了使用等比例还原的马王堆一号墓墓坑挖掘现场之外,还舍弃了2003版马王堆展陈里曾根据女尸骨骼和其他线索复原过的辛追夫人蜡像。2003版省博还使用了很多博物馆惯用的“半景画”技术,在一面墙上绘出长沙国的街道、行人、房屋等进行解说,但问题是西汉早期的街道房屋到底什么样依然有待考证,所以在新陈列中他们没有再用“半景画”,而是用3DMAX将马王堆出土套棺上的纹饰图案投射在复原的墓坑壁上。“可以说现在的马王堆汉墓展陈,你看不到一个我们臆造、想象的场景,都是基于学术史实的客观复原。”湖南省博馆长段晓明说。

实际上这些年来考古学和历史学界都清楚,马王堆汉墓这批出土文物中,简帛文书的价值比辛追遗体和素纱襌衣的价值都要高。2008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上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书局联合重启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整理研究工作,并在2014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算是在马王堆汉墓发掘40多年后,终于完成了对出土帛书的全部释读工作。可要全部理解其中含义,并向观众们解释并展示这些帛书的价值,研究者们还需要极其漫长的工作。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21个推荐 粉丝91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