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1 领读丨为什么我们还在谈论弗洛伊德?

作者:陈赛

2020-06-06·阅读时长6分钟

110609人看过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陈赛带你提前了解为什么我们要谈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1.1 领读丨为什么我们还在谈论弗洛伊德?

16.9MB
00:0012:16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赛。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还在谈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据说,所有讲述弗洛伊德的故事都会用以下两个开头之一;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独一无二的天才,没有他,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不可能如此深入;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毁了无数人的生活。

所以,弗洛伊德是一个非常两极化的人物,对一些人来说是救世主,对另一些人来说是神棍,但对更多的人而言,他更像是一个隐喻,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至于他的理论,只是勾起一些隐约模糊的印象,俄狄浦斯情结也好,性驱动也好,死本能也好,反正跟性有关就是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但是,他的理论到底讲了什么?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人性,对于现代社会和文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到底还有什么价值?为什么10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为他争论不休?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心智模型,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似乎都已经过时了,前者被神经生物学取代,后者则被药物或行为治疗取代。这固然是精神医学发展的结果,但恐怕也与精神分析自身的某些特质有关。

比如从气质上来说,精神分析感觉更接近文学,而不是科学。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师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曾说,经历一次精神分析咨询,就像纵身跃入黑暗——就像将你的情感和智力托付给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你不可能提前知道它的结局和效果。

▲亚当·菲利普斯

所以,他把精神分析比喻为一种“副作用”。新药上市之前都要测试可能的副作用,但如果有一种药物,它的整个研发目的,所有的价值,就在于它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呢?

如果你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有人告诉你,有一种药,又贵,耗时又长,治疗效果又难以界定,你会买吗?

精神分析可以真正解决人类困境吗?

事实上,不止如此,精神分析从一开始就没承诺要把你治好。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谈话疗法的目的是“将神经症患者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日常的不幸”。

在我们这个时代,“日常的不幸”是不能接受的。我们想要的,是“强烈的幸福”,是精准定位,对症下药;是即时修复,满血复活;是免于烦恼,掌控人生。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与精神分析相比,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CBT,会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心理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它也是目前美国惟一认可的可以享受公费医保的心理服务项目),从而迅速取代了精神分析的主流地位,因为它是基于实证的,标准化、流程短、见效快。

▲CBT图示

CBT不关心过去,只关心现在。CBT不关心心智痛苦的形状或实质,也不追究这些痛苦的源头或者意义,而只是教你如何辨析你的思维里那些破坏性的模式。它的根本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给你造成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关于这个事件的信念,那么,只要矫正这个破坏性的信念就可以了——就好像医生面对一个肿瘤,知道为什么会长肿瘤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做手术赶紧切掉。

除了药物、CBT以及之后发展出来的各种咨询流派之外,针对我们的心灵,还有很多另类疗法,比如瑜伽、冥想、禅修、运动、睡眠、饮食、阅读、旅行,听上去都比精神分析更简单,更便宜,也更容易执行。

不过,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心智模型或者心理疗法能真正解决人类的心理困境。

首先,我们的心理困境的源头仍然模糊不清。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真正符合“疾病”的标准。因为一种“疾病”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定性、病理特征,而“精神疾病”无法满足其中任何一项,连精神分裂症也没有具体的、敏感的生物学标志。

第二,精神药物也好,认知行为疗法也好,它们的疗效仍然有限。大量精神药物的使用也许有短期的效果,但大脑神经递质的变化一旦超出了进化所能承受的范围,它们的长期代价就会越来越明显。

认知行为疗法也同样面临一些严峻的质疑,比如它的长期疗效不佳,2015年挪威的一项研究显示,自1977年以来,CBT对抑郁症的积极影响一直在下降。还有人认为它也许只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至于精神分析,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冲击之下,至少在美国,早已变成一个很小众的咨询派别,但奇怪的是,它从未真正消失过。不仅如此,近20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似乎正在不同程度上验证弗洛伊德当年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框架。

精神分析真的有确切的生物学基础吗?

对此,本节课程的主讲老师钟杰也许会有专业层面的解释,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我确实有一种感受,即精神分析关于人性的假设,似乎更符合我们对于人生的真实感受。

虽然科学家从未,或者尚未在人类大脑中找到所谓“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所在,但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片冰山之下的暗海,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更符合我们,至少是我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真实体验。

▲弗洛伊德冰山假说图解

比如,人是复杂的,我们的欲望常常自相矛盾,我们的情感常常不由自主,我们的行为常常不合情理,我们可以本能地感觉到,内心深处确实有一些黑暗的角落,你不敢去深究;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令人困惑的,有时候,我们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都找不到什么确切的理由。有时候,我们的爱与恨,痛苦与快乐,都纠缠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楚。

我愿意相信,在一些微小的日常之物中,可能隐含着关于我们自身的重大线索;我愿意相信,在我们最为弱小的生命之初,隐藏着我们之后一生各种情感模式的密码。我也愿意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尽管改变可能缓慢而艰难。

但最重要的是,我愿意相信,哪怕冰山之下,暗潮汹涌,晦暗难辨,但只要学会用坦诚的目光向内探寻,我们就可以不断接近自我与世界的真实。

弗洛伊德对我们现代人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在本节课程的前期沟通阶段,我问过钟杰老师,弗洛伊德作为一个10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他说,是直面内心黑暗面的勇气。

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甚至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1/3的女性和2/3的男性宁可忍受电击,也不愿意与自己的思维独处。

为什么?

对此,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因为核心的真相,那些可怖的欲望太过危险,让人无法承受。所以,我们选择了自我欺骗,以保护自己。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史蒂芬·格罗兹(Stephen Grosz)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一个单身女人晚上回家,坚信自己只要一用钥匙开门,她的公寓就会爆炸,一个恐怖分子已经在她家里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准备杀死她。她在诊疗室里告诉咨询师,她的公寓,又冷又空,跟她小时候多么不同,那时候母亲和祖母总是泡一壶热茶等她回家。

▲史蒂芬·格罗兹

他说,这个关于炸弹的幻想让这个女人恐惧,但也保护了她,让她感到不那么孤独。有时候,你宁可相信有人要伤害你,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关心你。也就是说,冷漠是一种灾难,而她的偏执在保护她。

精神分析的案例里充满了这样的故事,在人的非理性中寻找理性和逻辑,很像是侦探小说家的笔法,一方面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在对自己一无所知上做的多么出色”,另一方面也鼓励我们去探寻谜底。

我问过钟杰老师,我们到底是怎么用故事欺骗自己的,又如何能走出欺骗呢?

他说,人基本上是无法走出所谓的“自我欺骗”的,即使接受长期的精神分析也很难做到,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说,精神分析的目的不是让人不再“自我欺骗”,而是对自我欺骗有足够的觉察,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是意识到还是无意识的。俄狄浦斯无意中杀死自己的父亲,他最终戳瞎眼睛让自己承担了责任。这是一个有责任的人生了,尽管很悲催。

但是,“直面现实,真的一定比逃避好吗?”

是的,他说,“承认心存懦弱的人会更坚强,能面对内心痛苦的人会更健康,能直视内心邪恶的人会更善良。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直面自我,又如何发展出对自我欺骗的“觉察”呢?

关于弗洛伊德,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无意识”真的存在吗?梦,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说,隐藏着无意识的秘密或愿望吗,还是只是大脑随机编织的图像?还有他所谓的防御机制,什么情况下是一种自我保护,什么时候又会走向神经症,甚至更严重的精神疾病?界限在哪里?弗洛伊德当年的那些精神分析的方法,比如自由联想、阻抗、移情与反移情,对我们今天仍然适用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的课程吧。

转发下方海报

同11位心理学学者

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文章作者

陈赛

发表文章201篇 获得98个推荐 粉丝380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心理学

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

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8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