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融
2018-02-22·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46个字,产生3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塔什干阿米尔帖木儿博物馆里的绘画藏品
在历史深处不断移动的民族
在今天,纯种的粟特人早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基本只出现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往事不懈的挖掘中。但在4世纪初,这个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即康、安、曹、米、何、史、石、火寻、戊地九大姓)、杂种胡的中亚民族充满了商业活力,开始控制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到5~8世纪,几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被认为是陆上丝绸之路开通后最重要的中间商。
粟特人最初生活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通称索格底亚那,今属乌兹别克斯坦,还有部分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地区是由大大小小的绿洲和更辽阔的沙漠、戈壁构成的。在古代,一个绿洲就可以形成一个城邦国家。撒马尔罕、布哈拉、塔什干,这三座至今还存在于欧亚地图上的城市,曾经是粟特人的主要聚居地。它们都是连接东西南北的要隘——向南是印度,向北为游牧的突厥、柔然、匈奴等,往东到中国,往西是波斯和罗马。粟特人居于丝绸之路的核心,却长期受强邻的控制,没能发展成统一的帝国。在公元前,粟特先后被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希腊统治。4世纪,他们的本族首领被游牧民族匈人杀死,土地被占领。到5世纪初,统治者又换成了崛起于塞北的嚈哒人。到5世纪下半叶,突厥和萨珊波斯联手击败嚈哒,瓜分其领土,粟特地区归于突厥。658年,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苏定方率军踏平西突厥汗国,粟特各国的宗主权转归唐朝。
发表文章1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3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