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8-02-22·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40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汉宝德在欧洲(1998年)
士大夫的入世之心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汉宝德先生总是一袭长衫示人,很特别,但很自然。“他就是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中国文人,士大夫。”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前所长夏铸九曾是汉宝德在东海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期间最亲近的助教,他对本刊描述:“汉先生后来总是一件藏青色长衫,叼着烟斗,拄着拐杖。步履缓慢而从容,惯于低头沉思。他那种知识分子式的儒雅和严肃,带有一丝反思意味的清冷自嘲的说话方式,并不适合做官,所以一生着力于办教育和写文章。”龙应台得知汉宝德去世的消息时追忆:“很少人像汉先生这样的中西饱学之士,人如此温暖,思想如此清冷,感情丰沛却又理性晶透。”在她的观察里,“汉先生对文资与博物馆经营,永远是最后清明的声音”。
夏铸九最后一次见到汉宝德先生是在2014年的9月20日,那天是他的80岁生日。汉宝德的学生们聚在台北国宾饭店为他庆祝,夏铸九也专程从南京赶回台湾参加。“汉先生到场约一个钟头,那几乎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身体更见消瘦,比一年前瘦多了。”夏铸九对追随半生的老师的离开很难过,但并不太意外,因为汉宝德的“入室弟子”登琨艳早就对身边朋友有了预言,说汉先生身体早就不好了,会有变化。夏铸九说,登琨艳后来跟随南怀瑾学佛,在养生方面颇有些过人的能力。为此,他还专门去汉宝德家拜访,劝他打坐。但是汉家三代被肺病阴影困扰,汉宝德自青年时期就因肺病休学,到了老年肺纤维化严重,一打坐就咳嗽,没办法进行。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4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