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8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了解姥爷从事的考古工作具有怎样的意义,那是我长大以后的事。因为姥爷坚持家中不存半片文物,小时我对他工作的了解只限于那几书柜发掘报告中的黑白线描图。姥爷以对瓦鬲的断代分型著名,而我也隐约听说有“日用器”与“礼器”之分,但在我当时看来,图片上的盆罐和饭桌上的大盆小碗并无多大区别。
那时我和弟弟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家里从国外带回来的一箱玩具上。这是淘自跳蚤市场的一堆零散玩意,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完成对这批玩具的分型鉴别具有远为实际的意义。与考古学中的依形归类方法类似,一批造型相仿的塑料小人首先被筛选出来。它们数量最多,因而被认定为这一箱“玩具遗迹”中最昌盛的“文明”,其他人形则被定义为有入侵野心的异族。符合小人尺寸的配件很多,这进一步确保了它们文明的优势地位,虽然我们并不确定每一种配件的用途。或许是出于对红领巾的崇敬,一些领巾状配饰被当作了身份的象征,阶层越高的小人佩戴越多的领巾。待发现这些领巾可用于固定斗篷状配饰,它的尊贵意味甚至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为那时我们印象中的国王元帅都是斗篷飘飘的。一种仿佛挽起的袖口的配饰曾令我们困惑,然而,它的稀缺最终使它被定性为另一种身份象征。我们精心考证出的小人国王的终极装扮是:头顶王冠,身披红色长斗篷,颈带三重领巾,臂戴两重“袖口”,左手宝剑,右手步枪,身上斜挎两把手枪。
等我清楚“小人”的大名叫做“Playmobil”,当年“小人文明”考古出现的讹误也显露无遗:领巾原本属于“牛仔”系列,与王室无关,真正用来固定斗篷的是另一种被我们当作“项链”的配饰;“袖口”是摩托警戴的,用来模拟手套。王冠的辨识固然不错,却委屈了主教的教冠:它古怪的造型让我们疑惑,最后挖空心思让它当了尼姑的帽子只能算歪打歪着。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33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