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nid1024
2018-03-17·阅读时长4分钟
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第一回读时并不觉得怎样。这是一个离奇古怪的故事,离奇古怪到你会认为它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
可当你读到第二回,你会觉得这个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比任何一个真实的故事都会更加地催毁你。催毁你在阅读时对书本设置的理性审视的栅栏,催毁你对现实中可能存在与正在发生的爱与被爱的信心,沉浸在这个故事中不能自拔。
你会看到窗户后的爱密利亚小姐,“(她)那两只灰色的斗鸡眼挨得那么近,好像是在长时间地交换秘密和忧伤的眼光。”,你会听到叉瀑公路上那苦役队的吟唱,“在金色炫目的阳光下,这歌声显得很阴郁,听者会因为狂喜与恐惧而浑身发凉。”
《伤心咖啡馆之歌》讲述了一个小镇上诡异的爱情故事。小镇上的爱密利亚小姐能干富有,“骨骼和肌肉长得都像男人”、“ 根本不把异性的爱放在心上,是个生性孤僻的人”,而本地俊美的男子马文·马西偏偏爱上了她,他一改流氓习性成为正经人,暗恋了两年之后终鼓起勇气求婚。但这场婚姻只持续了10天,爱密利亚小姐打击了马西付出的一切爱意,获得赠与的一切财产后撵其出门,马西再度成为恶棍。爱密利亚小姐独自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罗锅的李蒙表哥来到小镇,她爱上了他,并事事迁就,为他在镇上开设了一家咖啡馆,荒凉的小镇一度热闹非凡。6年后马西获准假释。李蒙表哥在第一眼看到他之后,就极力讨好他,一段畸形的三角恋情和冲突展开,最终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嘎然而止。
有评论者说 “小说用一种诡谲、神秘、荒诞的方式表达了一个与爱情一样永恒的人类主题——孤独,并且用爱的荒谬来印证孤独的必然。”
这样的结论,自然需要读者的各自体会。正如弗吉尼亚·伍尔芙夫人所言,读书是读者与书本之间的单独交易(大意如此)。个人也以为,阅读是读者再度理解阐释的过程,有些令你大起共鸣的作品,对另一个人而言,很可能无动于衷。每一位读者都凭着自己的感知,体会观照着作品。
不过,考量一部作品的价值,除了流逝的时间,也可能存在着一些大家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标准。比如:作品的结构,许多人赞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认为可比为一座结构恢宏的大教堂;文字,你偏爱的作家,往往是偏爱他的表达;最后或许是最为重要的,作者的独特视角和见解。
个人以为,《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首先在于作品中如诗一般精确优美的语言。比如,卡森.麦卡勒斯写爱密丽亚小姐擅长酿酒,“喝了爱密利亚小姐的酒以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也许会感到痛苦,也许是快乐得瘫痪了一般。可是这样的经验能显示出真理;他使自己的灵魂温暖起来,见到了隐藏在那里的信息。”
她又写道 “这样的一个人,说不定某个星期天喝了几杯酒,见到了沼泽地里的一朵百合花。也许他会把花捏在手里,细细观察这纤细的金黄色的酒杯形状的花朵,他心中没准突然会升起一种像痛楚一样刺人的甜美的感觉。”语言的优美,翻译者功不可没,看的电子版未注明翻译者的名字,应当是翻译家李文俊。
除了精确优美、打动人心的语言,卡森.麦卡勒斯且以谨严的逻辑来讲述一个貌似荒诞的故事。
卡森·麦卡勒斯写道 “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平静地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至于被爱者,也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人。最最粗野的人也可以成为爱情的触发剂。”
有了这样的观点前置,我们不再置疑马文·马西为何会偏偏爱上爱密利亚小姐;而爱密利亚小姐对马文·马西不合情理地残酷之后,却会对来路不明的李蒙表哥表现出似乎有违本性的柔情;而李蒙表哥,恰恰又对马文·马西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向往和倾慕,虽然理由极为可笑,为他“住过的监狱、去过的亚特兰大和见过的雪”。我们轻易地走进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小镇,走近小镇的人物。
当然,令人最为惊异的、也最值得思考的,是作者对于爱与被爱有着异乎常人的见解。
卡森·麦卡勒斯写道 “(爱者)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感情。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因此,对于恋爱者来说只有一件事可做。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锢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全然是新的内心世界。一个认真的、奇异的、完全为他单独拥有的世界。”
在她的笔下 “被人爱的这种处境,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被爱者惧怕而且憎恨爱者,这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爱者总是想把他的所爱者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爱者疯狂地渴求与被爱者发生任何一种可能的关系,纵使这种经验只能给他自身带来痛苦。”
卡森.麦卡勒斯终其一篇,试图阐释的不是爱的温情,而是人性天生的缺陷。她在完整表达自己关于爱与被爱的思想后,将一个无解的难题抛给了读者,令读者思之再三,终究无法释怀。你不想接受这样的结论,可是它却如影随形,在日常的体验和认知中,隐隐约约显现着它巨大的阴影。
有人写下评论 “在巨大的孤独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上帝,没有救赎,只有孤独。伤心咖啡馆,它是孤独旅人的最后一站。若真要在麦卡勒斯小姐的小说里寻找出路,这就是她最后的出路——你爱的人和爱过你的人,他们都与你无关,爱,只会让人更孤独。”
这样的结论看来令人灰心,却很可能恰恰是爱的真实面孔,它犹若沼泽地里的那朵百合花,“纤细的金黄色的酒杯形状的花朵”,有着醉人的甜美,更有着刺人的痛楚。在剥离小说荒诞的外壳之后,它揭示的或许是人们面对爱情的真实处境。
(图片选自网络)
发表文章76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260人
镜中之人:我们观望的是自己,达成和解的也是自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